[发明专利]一种焊前分段式加热与压装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9579.0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志;王慧洋;陈超;何崇文;万楚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B23K26/21;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前分 段式 加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焊前分段式加热与压装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汽车发动机钢活塞的内圈、外圈过盈配合的加热与压装包括以下步骤:S1、钢活塞的内圈、外圈移动至压装前的感应加热工位,所述感应加热工位为多个,分别同步对内圈和外圈进行梯度升温加热,保证内圈、外圈温度的均匀性,降低温度差;S2、将完成加热的内圈与外圈移动至压装工位,压装成钢活塞;S3、压装成型的钢活塞移动至焊前预热工位,对钢活塞进行整体加热至焊接所需的温度。采用多个感应加热工位,可以大幅缩短焊前加热的加热时间(仅为单工位感应加热所需时间的1/4)并进一步降低内、外圈温度差(±10℃以内),钢活塞零件实现更加高效的加热过程,提升了钢活塞整体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焊接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前分段式加热与压装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燃油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无疑是动力系统改造升级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锻钢材料由于其自身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密度高、导热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活塞制造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相比于传统铝制活塞,钢活塞具有更少排放、更低生产成本、更强动力、更低油耗、更长换油周期等优点。业内普遍认为,钢活塞行业是未来活塞行业的必经之路,并将在未来3-5年内全面替代铝制活塞。
由于钢活塞具有内流道,目前的钢活塞需要将内圈、外圈进行过盈配合压装后进行激光焊接成形。目前钢活塞常用材料为42CrMo,碳含量较高,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焊接裂纹,目前在焊接(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之前需要进行焊前加热(一般为200℃以上)。例如申请号201810508873.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钢活塞预热装置和方法,在活塞压装前对活塞外圈进行加热,压装后对活塞整体进一步加热,但该加热方法存在活塞内圈、外圈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内圈、外圈虽可以进行压装,但由于内圈、外圈温差较大,压装的贴合面易出现氧化层,导致后续的激光焊接效果不能有效保证。此外因活塞外圈压装前加热是由接近室温的温度加热至160-240℃,需耗费较长时间,对于活塞整体加工的效率产生严重影响,怎样提高加热效率是提升活塞制作的重要因素。再者对于压装过程中,现有方法只能判断压装合格或异常,异常状态下,外圈可能以偏斜状态压装至内圈中,压装质量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焊前分段式加热与压装的方法和装置,在钢活塞的内圈、外圈进行多次加热梯度升温,实现更高的加热效率,并能有效降低钢活塞内圈、外圈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差,提升焊接质量。
本发明的一种焊前分段式加热与压装的方法,用于汽车发动机钢活塞的内圈、外圈过盈配合的加热与压装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活塞的内圈、外圈移动至压装前的感应加热工位,所述感应加热工位为多个,分别同步对内圈和外圈进行梯度升温加热,保证内圈、外圈温度的均匀性,降低温度差;
S2、将完成加热的内圈与外圈移动至压装工位,压装成钢活塞;
S3、压装成型的钢活塞移动至焊前预热工位,对钢活塞进行整体加热至焊接所需的温度。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内圈、外圈加热后的温度差小于等于50℃;
所述感应加热工位通过双感应加热线圈同步对钢活塞内圈、外圈进行感应加热,内圈加热温度为150-300℃,外圈加热温度为200-350℃。
优选地,所述内圈、外圈分别加热至300℃、350℃后自动开启保温状态,直至压装前感应加热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压装成钢活塞的过程中实时监控压装状态,
若压装状态为合格,进入步骤S3;
若压装状态为不合格,重新调整压装姿态进行再次压装,或进入步骤S1;
若压装状态为异常,将内圈和外圈移至中转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