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0447.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胤唐;郑令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雄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04;A23K10/18;A23K40/10;A23K50/80;A23L33/135;A23P10/20;A61K35/741;A61K36/064;A61K35/744;A61K35/745;A61K35/742;A61K9/16;A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生菌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一菌液,其为细菌或布拉酵母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菌液,该菌液与该海藻酸钠溶液或海藻酸溶液混合;及加入一钙离子溶液中,使其固定成形。本发明功效主要显现在于:本发明具有在室温下长期保存和耐高温的功效,可适用于一般菌株,而不只局限于可形成内孢子的少数菌种或是必须将菌株冷冻保存再活化。本发明的方法可应用于制造水产饲料、动物饲料或补充人类所需的益生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繁殖,维持或保存微生物或其组合物的方法,尤其是一种保存或维持活的微生物;另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成型或建立,尤其是通过聚结成型;通过制粒成型。
背景技术
一种乳酸菌及其用途,可以于养殖环境中维持生长、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及免疫力提升及提供一种乳酸益生菌于水产养殖的用途,其将乳酸益生菌用于提升养殖生物的生长及免疫力,以提升养殖鱼类的收成,唯仍有实际使用上的限制,由于益生菌无法耐高温,无法将益生菌菌株直接放入饲料的制程,而须待饲料制造后再进行后喷,将益生菌喷洒于饲料的表面上,但这是费时又费工,且会增加饲料的成本,且也需要考虑当饲料一但碰到水时,其喷洒在表面的益生菌会有多少保留在饲料上面,及室外酷热环境等因素,正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于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滥用会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破坏了养殖水体中正常细菌相的平衡,无论是在水产养殖生产和水产质量安全上皆带来极大的忧虑。若为了减少因氨氮及亚硝氮等危害,在养殖过程中而采用的方式有换水、曝气等来处理,不过由于这些方法的作用效果持续时间短且成本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若要长期室温保存益生菌,目前有2种方法,一是可形成内孢子的细菌,只有少数菌种可以,二是冷冻干燥,此种方法需要保护剂,但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适合的冷冻保护剂可以使用。
一般饲料在制作过程中,至少要加热至80℃以上,甚至到120℃以上,益生菌无法耐高温,可将益生菌诱导形成内孢子,再进入制作过程中,但只有少数菌种可以达到。
通过益生菌与藻酸盐基质,再利用植物油和聚山梨醇酯80(Tween-80)将此混合液微胶囊化,此微胶囊仅可用于增强在酸和胆汁中以及短暂加热的存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1.益生菌长期保存的问题:若要室温长期保存益生菌,目前有2种方法,一是可形成内孢子的细菌,只有少数菌种可以,二是冷冻干燥,此种方法需要保护剂,但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适合的保护剂可以使用。
2.益生菌耐高温的问题:饲料在制作过程,至少要加热至80℃以上,甚至到120℃以上,因此若要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目前有2种方法,一是将益生菌诱导形成内孢子,再进入制程,但只有少数菌种可以达到,二是饲料制作完成后,才再将益生菌喷在饲料上面,但这是费时又费工,并且会增加饲料的成本。
3.在水产养殖方面的问题,影响水产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为疾病,此原因使得造成大量损失,因此当养殖业面临疾病问题时,养殖业常使用抗生素加以治疗,但可能会导致具有抗药性的菌株出现,来自养殖生物的特定抗药性的基因能够以特殊方式进入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细菌中,后续并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也会危害到食物链后端的人类们,因此进而造成人类的健康问题,故必须寻求其他方式以维持养殖生物的健康,而益生菌是一项值得关注的方向。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一菌液,其为细菌或布拉酵母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菌液,该菌液与该海藻酸钠溶液或海藻酸溶液以5:1至1:10之间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及加入一钙离子溶液中,直至使其固定成形。
如上所述,其中该海藻酸钠或海藻酸占该溶液的重量比例为1%~10%。
如上所述,其中钙离子固形物占该钙离子溶液的重量比例为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雄科技大学,未经高雄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0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系统、载体基板和用于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基板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