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2417.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安;尹延锋;宋国祥;魏凌;孙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3/31;H01L21/5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从下至上包括衬底、栅电极、绝缘层、氧化铟有源层、源漏电极、电子受体薄膜。所述电子受体薄膜为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当电子受体薄膜为有机材料时,还可以在电子受体薄膜上增加氧化铝钝化层。本发明无需在氧化铟有源层中引入杂质离子,即可调控其本征电子浓度,使薄膜晶体管保持了较高的迁移率。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易控制、易于大面积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靠多数载流子传输电流的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研究最早的场效应器件之一。薄膜晶体管是由衬底、栅电极、绝缘层、半导体有源层和源漏电极等部分组成,其中半导体有源层的性质对器件的电学性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出现,新型薄膜晶体管不仅应用在有源阵列显示器件中,还可以应用在薄膜集成电路、光电图像传感器、薄膜存储器和气敏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以氧化铟半导体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类器件具有迁移率高、制备温度低、可见光透明性好、阈值电压低等优势,在平板显示驱动和新型氧化物电子电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本征氧化铟薄膜存在较高的自由电子浓度,会导致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关态电流升高,电流开关比降低,严重影响了其开关特性。为克服这一问题,通常采用掺入杂质原子的方法来降低薄膜中的自由电子浓度,例如中国专利CN110911497A的柔性氧化铟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中国专利CN110571277的一种柔性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专利公开了将锌(Zn)、镓(Ga)、锡(Sn)或硅(Si)等元素掺杂进氧化铟薄膜中。优点是这些元素和氧具有很高的结合能,可以降低氧化铟薄膜中的氧空位浓度,从而抑制了自由电子的激发过程。但是掺杂元素在氧化铟薄膜中形成散射中心,又降低了氧化铟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可以降低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关态电流,同时又使器件保持高迁移率的氧化铟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从下至上包括衬底、栅电极、绝缘层、氧化铟有源层、源漏电极、电子受体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受体薄膜为无机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为CuO或NiO。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受体薄膜为有机材料,所述有机材料为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或1,2,4,5-四氰基苯(TCNB)。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受体薄膜上还设置有氧化铝钝化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先在衬底上制备栅电极,在栅电极上制备绝缘层;
S102.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绝缘层上制备氧化铟有源层,用热蒸发镀膜工艺在氧化铟有源层上制备源漏电极;
S103.将硝酸铜或硝酸镍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络合剂进行混合,制备得无机电子受体薄膜的前驱体溶液;
S104.将前驱体溶液滴在氧化铟有源层沟道上,旋涂成膜,并热处理,重复旋涂并热处理,最后一次旋涂后退火得到无机电子受体薄膜CuO或NiO。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氧化铟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先在衬底上制备栅电极,在栅电极上制备绝缘层;
S202.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绝缘层上制备氧化铟有源层,用热蒸发镀膜工艺在氧化铟有源层上制备源漏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