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氰化制备6-氰基-吡啶-2-酮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2533.X | 申请日: | 202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84 | 分类号: | C07D213/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氰化 制备 氰基 吡啶 衍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铵盐与N,N‑二烷基甲酰胺为氰源,在铜盐促进条件下加热反应合成6‑氰基‑吡啶‑2‑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反应原料以及催化剂简单易得,价格便宜,利用常压条件下的氧气,反应条件温和,安全,高效,反应底物普适性广,目标产物的收率高,反应操作和后处理过程简单等优点。本发明方法进一步简化了6‑氰基‑吡啶‑2‑酮衍生物的合成,而且产物类型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氰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2-吡啶酮衍生物C6选择性氰化反应,尤其涉及一种由铵盐与N,N-二烷基甲酰胺为安全氰源制备6-氰基- 吡啶-2-酮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吡啶-2-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药物前体中(参见:(a)Med.Res.Rev.1999,19,497.(b)Chem. Biodiversity2005,2,1.(c)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2003,47,1805.(d)J. Am.Chem.Soc.1966,88,3888.(e)N.Engl.J.Med.2014,371,2353.(f)J.Nat. Prod.2009,72,2098.(g)J.Antibiot.1981,34,1389.(h)Nat.Prod.Rep.2010,27, 1168.(i)FutureMed.Chem.2012,4,2311.(j)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 1988,32,1336.(k)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2016,60,7086.)。因此,有机合成化学家们在对吡啶-2-酮进行官能团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于2- 吡啶酮衍生物的官能化而言,直接对2-吡啶酮母环进行官能团化无疑是被优先考虑的,其中,现有技术也广泛地报道了对2-吡啶酮环的C3、C4、C5与C6 位C-H键直接官能团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参见:(a)Chem.-Eur.J.2013,19,7691. (b)J.Org.Chem.2014,79,1377.(c)Chem.Commun.2014,50,6879.(d)J.Org.Chem.2015,80,296.(e)Org.Lett.2019,21,8110.(f)Synthesis 2017,49,4745.(g)Chem.Sci.2012,3,3231.(h)Chem.Commun.2015,51,17744.(i)J.Org.Chem. 2016,81,715.(j)Org.Lett.2018,20,5167.(k)Angew.Chem.,Int.Ed.2014,53, 10784.(l)Org.Lett.2016,18,2812.(m)Org.Lett.2016,18,3742.(n)J.Org. Chem.2017,82,3612.(o)J.Org.Lett.2017,19,30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本精华蚕丝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