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压缩机新型吸气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085.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大众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新型 吸气 消音器 | ||
1.一种制冷压缩机新型吸气消音器,包括一壳体(1),该壳体(1)的下部一侧延伸有一在使用下用于与制冷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出气口配接的壳体吸气管(11),并且在壳体(1)的上表面(12)围绕壳体(1)的四周构成有一凸起于壳体(1)的上表面(12)的壳体焊接嵌边(121);一壳盖(2),在该壳盖(2)上构成有一壳盖出气管(21),该壳盖出气管(21)的上端朝着远离壳盖(2)的方向向上伸展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制冷压缩机气缸的气缸进气口配接,而壳盖出气管(21)的下端伸展到壳盖(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构成有一壳盖出气管连通器配合座(211),在壳盖(2)朝向下的一侧围绕壳盖(2)的四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壳体焊接嵌边(121)的位置构成有一壳体焊接嵌边配合槽(22),壳体焊接嵌边(121)嵌入该壳体焊接嵌边配合槽(22)内并且在壳体焊接嵌边配合槽(22)内与壳盖(2)焊接固定;一连通器(3),该连通器(3)插置在壳体(1)的壳体消音腔(13)内,该连通器(3)的下端与所述壳体吸气管(11)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连通器(3)的上端与所述壳盖出气管连通器配合座(211)相配接并且相通;一过滤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部件(4)直接构成于所述连通器(3)的上端;所述壳体焊接嵌边(121)的顶表面与壳体焊接嵌边配合槽(22)的槽腔底壁之间保持有一用于容纳焊接杂屑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新型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吸气管(1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构成有一直径大于壳体吸气管(11)的直径并且呈喇叭状的一壳体吸气管进气口(111),而壳体吸气管(11)朝向所述壳体消音腔(13)的一端构成有一壳体吸气管出气口(112),壳体吸气管进气口(111)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制冷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出气口配接,而壳体吸气管出气口(112)与所述壳体消音腔(13)相通;在所述壳体消音腔(13)的相向一侧的腔壁上并且对应于壳体(1)的长边方向的中部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连通器侧翼板插槽(14a),在壳体消音腔(13)的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连通器侧翼板插槽(14a)的位置构成有一连通器底翼板插槽(14b),该连通器底翼板插槽(14b)与连通器侧翼板插槽(14a)贯通;所述的连通器(3)与所述连通器侧翼板插槽(14a)以及连通器底翼板插槽(14b)插嵌配合并且将所述壳体消音腔(13)分隔成第一消音腔Ⅰ(131)和第二消音腔Ⅱ(132),连通器(3)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位于第一消音腔Ⅰ(131)内并且与第一消音腔Ⅰ(131)相通,连通器(3)的下部右端位于第二消音腔Ⅱ(132)内并且与所述壳体吸气管出气口(112)相接合以及与所述第二消音腔Ⅱ(132)相通;在所述壳盖(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围绕所述壳盖出气管(21)的壳盖出气管连通器配合座(211)的四周构成有一连通器出气口插嵌槽(15),所述连通器(3)的上端与该连通器出气口插嵌槽(15)插嵌配合;所述的过滤部件(4)与所述壳盖出气管连通器配合座(211)的底面相对应;所述的焊接为超声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大众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大众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0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