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5207.4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愿愿;邓小江;王小兰;顾雯;赵洲;何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吴学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气储层总 有机 含量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
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计算,得到总有机碳连续数据;
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和总有机碳连续数据进行交会分析,确定储层总有机碳门槛值范围;
根据储层总有机碳门槛值范围和预计算的总有机碳反演数据,确定页岩气总有机碳有利区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地球物理资料;
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包括:
在预建立的页岩气岩石物理储层模型中,将地球物理资料中测井数据作为矿物成分,以不同的总有机碳含量,对地球物理资料中测井数据进行扰动分析,生成总有机碳扰动模型;
根据总有机碳扰动模型,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计算,得到总有机碳连续数据,包括:
以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随机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通过粒子群算法,根据训练集进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优化计算,根据测试集进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优化计算结果的测试,在测试通过后根据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优化计算结果建立页岩气总有机碳预测模型;
根据页岩气总有机碳预测模型,预测生成总有机碳连续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页岩气储层的取心资料;
将生成的总有机碳连续数据与取心资料进行对比,验证页岩气总有机碳预测模型的精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如下方式预计算总有机碳反演数据:
获取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数据;
对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数据进行叠前地震反演,得到弹性参数反演数据;
对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数据进行测井曲线反演,得到测井参数反演数据;
分别从弹性参数反演数据和测井参数反演数据,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弹性参数反演数据和测井参数反演数据;
通过粒子群算法,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弹性参数反演数据和测井参数反演数据进行参数优化计算,确定出总有机碳反演数据。
7.一种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敏感测井数据优选模块,用于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
总有机碳连续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计算,得到总有机碳连续数据;
门槛值范围计算模块,用于对选出的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和总有机碳连续数据进行交会分析,确定储层总有机碳门槛值范围;
总有机碳有利区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储层总有机碳门槛值范围和预计算的总有机碳反演数据,确定页岩气总有机碳有利区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地球物理资料;
敏感测井数据优选模块,具体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扰动分析,选出对总有机碳含量敏感的测井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2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