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7226.0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张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玲 |
主分类号: | D06M14/22 | 分类号: | D06M14/22;D06M11/79;D06M11/38;D06M11/54;D06M101/0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纤维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将干燥后的植物纤维浸于碱液中;将植物纤维从碱液中取出后,使用清水清洗后烘干;烘干的植物纤维在常压下通入氮气、二氧化硫及雾化水的混合气体并加热并保温;将纳米二氧化硅与抗菌剂混合后加入到植物纤维的表面,并保温后,通入氮气置换至室温;在氮气氛围下,使用Co60辐照,产生表面接枝的植物纤维。本技术方案通过碱液处理后的植物纤维,能够有效的去除纤维中的非增强成份半纤维素及果胶等,使纤维溶胀蓬松更易均匀,拉伸强度提高,同时,通过碱处理,纤维中微孔数目增多,向纵深发展,在断裂伸长率降低的同时,通过纳米二氧化硅与纤维表面的氧键结合并嵌入纤维的微孔中,在增强纤维的硬度的同时,减小于纤维的吸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植物纤维是广泛分布于种子植物中的一种厚壁组织,植物纤维在植物体中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植物纤维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纤维,特别是苎麻和大麻,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所利用,植物纤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纺织用品外,绳索、包装、编织、纸张等均需要植物纤维作原料。
在现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一些人工合成的纤维逐渐替代了一些植物纤维的使用,但是,因为石油能源因为一次性能源的存量的减少及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的原因,以及合成纤维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与天然纤维的差别较大,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方面,因为天然纤维的自然性及与人体的友好性,并且植物纤维的可再生性,使得植物纤维的使用开始逐渐的增加。
为了提高植物纤维的使用范围及更好的使用舒适性,对植物纤维的处理工艺也相应的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现阶段,对于植物纤维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合成纤维方面,即使用植物纤维与人工纤维混合制备的纤维材料,而对于仅使用植物纤维方面,除了绳索、包装、编织及纸张等方面外,在植物纤维的其它方面的使用还受到限制。
植物纤维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其环境适应性方面,比如单独使用植物纤维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其抗菌能够变差并且吸水量增加等,而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单独使用植物纤维时,其抗菌性能不高且吸水量大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植物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纤维使用清水清洗并干燥处理;
2)将干燥后的植物纤维浸于碱液中1-3小时;
3)将植物纤维从碱液中取出后,使用清水清洗后烘干;
4)将步骤3)中烘干的植物纤维在常压下通入氮气、二氧化硫及雾化水的混合气体并加热至50℃-80℃并保温0.5-1小时;
将纳米二氧化硅与抗菌剂混合后加入到植物纤维的表面,并保温0.5-1小时后,通入氮气置换至室温;
5)在氮气氛围下,使用Co60辐照至30-60KGy,产生表面接枝的植物纤维。
碱液的体积浓度为15-50%。
所述碱液的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1-1g/l。
所述氮气、所述二氧化硫及所述雾化水的体积比为5∶3∶1。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所述抗菌剂的质量比为100∶1-10∶1。
所述抗菌剂为季铵盐活性抗菌单体和恶唑烷酮类活性抗菌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玲,未经张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外采集土壤标本及室内制作土壤标本的方法
- 下一篇:电控换向无减速器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