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8799.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董浩;李春海;陈淇;刘忆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中胺类 危害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样品中加入分散吸附剂混匀后,加入含有丙烯酰胺同位素内标和杂环胺类化合物同位素内标,采用乙腈水溶液进行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氮吹至0.5-1mL后,用含有乙酸的乙酸铵溶液定容,得到净化液;
(2)在净化液中加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涡旋振荡脱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3)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待测液中的胺类危害物,
其中,所述胺类危害物包括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所述杂环胺类化合物包括2-氨基-1,6-二甲基咪唑并吡啶、2-氨基-3-甲基-3H-咪唑并[4,5-F]喹喔啉、2-氨基-3-甲基-3H-咪唑[4,5-f]喹啉、2-氨基-3,4-二甲基-3H-咪唑并喹啉、2-氨基-3,8-二甲吲哚[4,5-f]喹喔啉、2-氨基-3,7,8-三甲基-3H-咪唑[4,5-F]喹喔啉、2-氨基-3,4,8-三甲基-3H-咪唑并[4,5-F]喹喔啉、9H-吡啶[3,4-b]吲哚、1-甲基-9H-吡啶并[3,4-B]吲哚、3-氨基-1-甲基-5h-吡啶[4,3-b]吲哚、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3-氨基-1,4-二甲基-5H-吡啶[4,3-B]吲哚乙酸、2-氨基-9H-吡啶[2,3-b]吲哚和2-氨基-3-甲基-9H-吡啶[2,3-b]吲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食品样品和分散吸附剂的质量比≤1:0.25,优选为1:0.25,所述分散吸附剂为PSA吸附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腈水溶液中乙腈的体积百分比为75%~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腈水溶液中乙腈的体积百分比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有乙酸的乙酸铵溶液中乙酸铵的浓度为1mmol/L,含有乙酸的乙酸铵溶液中乙酸的体积百分比为0.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净化液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用量比为1.5mL:30~50m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净化液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用量比为1.5mL:30m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C18色谱柱;
流动相:A相:含有乙酸的乙酸铵溶液,且所述含有乙酸的乙酸铵溶液中乙酸铵的浓度为1mmol/L,乙酸的体积百分比为0.04%;B相:乙腈;
梯度洗脱程序:0~1.0min,95%A;1.0~2.0min,95%A~87%A;2.0~5.0min,87%A~77%A;5.0~6.0min,77%A;6.0~8.5min,77%A~40%A;8.5~9.0min,40%A~10%A;9.0~9.5min,10%A;9.5~10.0min,10%A~95%A;10.0~12.0min,95%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
流速:0.3mL/min;
进样量5μL;
柱温: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胺类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质谱条件如下:
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喷雾电压:5.5kV;辅助气温度:400℃;鞘气流量:氮气,30L/min;辅助气流量:氮气,50L/min;碰撞气:Ar;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7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脂耶氏酵母表面展示方法
- 下一篇:飞行时间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