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投递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954.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08 | 分类号: | B64C25/08;B64D9/00;B64D45/06;B64D1/12;B64D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区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投递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投递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无人机下端设有货仓,货仓通过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与无人机连接,货仓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隔板,货仓一侧设有第一出货口,第一出货口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仓门,第一仓门外侧设有把手,货仓内两端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货物的固定机构,货仓两端各设有缓冲机构,货仓下侧设有卸货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货物存放在货仓内,通过卸货机构从空中抛投货仓内的货物,可以有效保证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本发明的投递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飞行器领域,涉及无人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输投递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依靠其灵活性在各个领域都有极大的作用,用途广泛,其中运输无人机将货物运输至环境复杂或偏远的区域,但存在无法快速投递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运输抛投机构[申请号:201710968544.0],包括运输台、连接架和抛投柱,连接架连接在运输台顶端,连接架包括夹紧座、连接柱和连接座,抛投柱通过连接杆和运输台连接在一起,抛投柱和连接杆底端通过铰链铰连接在一起,抛投柱中点处连接有承压杆,承压杆顶端和运输台连接在一起,抛投柱包括固定段、运输段和阻挡段,运输段两端分别和固定段、阻挡段连接在一起,阻挡段表面安装有阻挡盘,固定段外侧均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均和阻挡盘连接在一起,阻挡段内侧连接有凸起柱,运输段内部设置有空心槽,凸起柱和空心槽套接在一起,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抛投,且可以运输各种不同大小的物品,实用性更强,值得推广。
上述方案中的货物悬挂在运输抛投外端与外界直接接触,在恶劣环境下货物容易损坏,无法保证货物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运输投递无人机,将货物存放在货仓内,通过卸货机构从空中抛投货仓内的货物,可以有效保证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本发明的投递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运输投递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下端设有货仓,所述货仓通过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与所述无人机连接,所述货仓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隔板,所述货仓一侧设有第一出货口,所述第一出货口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仓门,所述第一仓门外侧设有把手,所述货仓内两端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货物的固定机构,所述货仓两端各设有缓冲机构,所述货仓下侧设有卸货机构。
本发明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卸货机构可以转动所述货仓下方的所述第二仓门,从空中抛投所述货仓内的货物,提高本发明的投递速度,且通过所述连杆控制所述第二仓门,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运输投递无人机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无人机下端,所述连接架内两端各设有固定台,所述货仓上端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平台两端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钩,所述固定钩一端设有加强筋,所述固定钩顶端设于所述固定台上端并相贴合,所述连接架两端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推板,所述通槽两侧各设有复位腔,所述推板两端各设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所述复位腔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无人机下端设有接线管,所述平台中间设有与所述接线管相适配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上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夹板,所述夹板上端设于所述接线管外侧。
在上述的运输投递无人机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固定架内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架中间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杆下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并设有限位轮,所述螺杆上端延伸至所述货仓外侧并设有旋钮,所述螺杆与所述货仓螺纹旋合,所述固定架下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壁,所述固定架下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适配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上端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壁内,所述限位管底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顶端之间设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