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及汽车动力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2437.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越;程帅;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汽车 动力电池 | ||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板框结构,所述板框结构中间形成有电池容纳腔;
电芯组件,包括并排设于所述电池容纳腔中的多个电芯单元;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均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单体电芯,以及并联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集成电路结构;
水冷底板结构,连接设于所述板框结构的底部,所述电芯组件设于所述水冷底板结构上;以及,
电芯盖板,所述电芯盖板设为具有阻燃功能的盖板结构、并盖设于所述板框结构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盖板包括云母板制成的盖板主体,设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底面的盖板绝缘膜,以及设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四周的多个盖板连接座,多个所述盖板连接座连接于所述板框结构的顶部,所述盖板主体罩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单体电芯的周侧的缓冲阻燃隔离框,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通过所述缓冲阻燃隔离框隔离;
所述缓冲阻燃隔离框包括阻燃隔离端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阻燃隔离端板的两侧的各一个阻燃隔离侧板,所述阻燃隔离端板和两个所述阻燃隔离侧板连接形成具有电芯容纳腔的U形板结构,所述单体电芯设于所述电芯容纳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隔离端板和两个所述阻燃隔离侧板均包括两层阻燃PET膜,置于两层所述阻燃PET膜之间的气凝胶,以及封闭所述气凝胶于两层所述阻燃PET膜之间的回形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包括并联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正极的第一汇流排,并联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负极的第二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和所述第二汇流排的柔性采样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柔性采样电路板电连接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还包括聚碳酸酯薄膜,所述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及所述柔性采样电路板均集成设于所述聚碳酸酯薄膜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底板结构包括与所述板框结构连接的冷却底板,所述冷却底板中设有多条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底板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两端连通;
所述水冷底板结构还包括竖直设于所述冷却底板上的冷却竖板,所述冷却竖板中设有多条第二冷却流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两端连通,且所述冷却竖板隔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板和所述冷却竖板中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中并排设有多个间隔筋条,多个所述间隔筋条将所述冷却空腔隔设形成多条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或多条所述第二冷却流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板上设有沿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出水管方向延伸多组第一毛细管,每组所述第一毛细管均与所述冷却底板中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接通;
所述冷却竖板上设有多组第二毛细管,每组所述第二毛细管均与所述冷却竖板中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接通。
10.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4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