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网络优化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3344.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坚耀;林凡;张秋镇;陈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28/02;H04W48/06;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网络 优化 接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联网网络优化接入方法,包括:当车辆i在时隙t到达区域k时,获取所述区域k中每一个接入网的总盈余工作时间Tlsubgt;j/subgt;(t)、传输速率Rsubgt;j/subgt;;对于每一个所述接入网,计算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其中,Dsubgt;i/subgt;为车辆i传输的总数据量,∑subgt;i/subgt;selsubgt;ij/subgt;Dlsubgt;i/subgt;(t)表示t时刻,接入网Nsubgt;j/subgt;中所有车辆的待传输数据总量;Dlsubgt;i/subgt;(t)为车辆i剩余的待传输数据量;对于新到达的车辆i,如为其选择接入网Nsubgt;j/subgt;,则记selsubgt;ij/subgt;=1,否则selsubgt;ij/subgt;=0;对于车辆i,在所述区k域,选择使最小的接入网接入;其中,V盈余工作时间的权重。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网络阻塞率,保证网络的长时稳定,且在无中心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各车辆分布式进行最优的网络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网络优化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涉及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等多个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出现了多种车联网网络接入方案,但是目前车辆网网络接入方案大多无法实现网络性能的长时最优。如,中国专利CN107508855B公开的《车联网中的节点通信方法和车联网节点》中涉及一种车联网中的节点通信方法和车联网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源节点生成数据请求消息,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请求的数据标识以及源节点标识;源节点将数据请求消息发送至车联网中朋友圈的下一跳节点,以使下一跳节点根据数据标识确定是否具有所请求的数据,朋友圈由车联网中的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通信频繁情况和具有的数据接近程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其可以提高车联网中的节点在移动过程中通信的可靠性,但该发明由于只优化网络的瞬时性能,没有考虑当前选择结果对未来车辆到达的影响,因此,从长时间尺度上来看,这种瞬时网络选择算法可能导致后续的车辆切换及未来到达车辆无法接入,从而无法实现网络性能的长时最优。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车联网网络接入方法,以能够实现网络性能的长时最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网络优化接入方法,以解决现有车联网网络接入方法不能实现网络性能的长时最优的技术问题,能够降低网络阻塞率,保证网络的长时稳定,且在无中心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各车辆分布式进行最优的网络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网络优化接入方法,包括:
当车辆i在时隙t到达区域k时,获取所述区域k中每一个接入网t时刻的总盈余工作时间Tlj(t)、传输速率Rj;
对于每一个所述接入网,分别计算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其中,Di为车辆i传输的总数据量,∑iselijDli(t)表示t时刻,接入网Nj中所有车辆的待传输数据总量;Dli(t)为车辆i剩余的待传输数据量;对于新到达的车辆i,如为其选择接入网Nj,则记selij=1,否则selij=0;Rj为所述接入网Nj将其所有带宽分配给所述接入网Nj中的所有车辆传输数据,所得到的传输速率;
对于车辆i,在所述区k域中,选择使最小的接入网接入;其中,V盈余工作时间的权重。
进一步地,根据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入网的总盈余工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