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剂产品纯度及其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5759.3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理华;盛江峰;潘卫东;孟令国;刘书群;瞿小新;许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润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剂 产品 纯度 及其 杂质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泡剂含量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泡剂产品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采用恒温干燥和高温焙烧的方法分别样品测定水分和灰分;(2)采用1HNMR法,将适量发泡剂和内标物溶解于DMSO(氘代试剂),可以同时测定发泡剂中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的含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剂产品纯度及其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内标物廉价易得、简单准确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泡剂纯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剂产品纯度及其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剂H为有机化学发泡剂,主要成分为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加热(205℃)分解产生氮气,具有发气量大、鼓泡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作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酯、酚醛树脂、聚偏二氯乙烯、聚硅氧烷、聚氯丁二烯、乙烯和丙烯共聚物、聚氧化乙烯及其弹性体的发泡剂,是广泛用于生产具有质轻、隔热、良好机械阻尼特性的橡胶和塑料系列产品的助剂。
核磁共振氢谱技术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同时也是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1H-NMR中的共振峰面积与该共振峰包含氢原子个数成正比,该法的优点是无需引入任何校正因子、速度快、简单准确,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药典已收录定量核磁分析方法。目前尚未见到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来确定检测发泡剂H中的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的含量的技术。
发明内容
目前发泡剂H是以六次亚甲基四胺和亚硝酸钠为原料,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反应合成的,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副产物为无机盐和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TTT),无机盐可以通过水洗去除,而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与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由于相同的官能团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难以将两者彻底分离,只能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和参数,抑制TTT的产生。然而发泡剂H产品纯度主要依靠检测样品中氮元素含量的经验方法,该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难以确定副产物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的含量。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传统检测发泡剂H方法中不能精确区分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剂H产品纯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具有内标物廉价易得、简单准确及重复性好等优点。现有技术中未有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来区分检测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三亚硝基三亚甲基三胺等组分的含量的检测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泡剂产品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1)称取样品,干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W%;
(3)焙烧样品,计算样品中的灰分S%;
(3)称取发泡剂和内标物置于样品瓶中,加入氘代溶剂溶解后,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4)确定步骤(3)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合物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内标物的特征峰,设定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条件,测定其相对积分面积分别为AH和AS,将数据代入下式得到测定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质量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润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润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5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