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转炉补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117.7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华;姚玉磊;王发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C21C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转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捷且高效率的实现补炉的炼钢转炉补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炼钢结束后出尽钢水,并将钢渣留在待修复的已蚀损的转炉内;b、在转炉内加入铁粒,摇摆转炉并混和均匀形成铁粒与钢渣的混和物,随后通过调整转炉将铁粒与钢渣混合物放置在转炉的蚀损部位;c、停留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混和物与耐火砖粘结在一起,形成补炉层从而完成补炉。本发明充分利用炼钢转炉的钢渣,并结合转炉的结构特点,成功的实现了转炉高效的补炉作业。同时,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中污染小、补炉效果佳,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炼钢转炉补炉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是一种炼钢转炉补炉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炼钢转炉补炉方法主要为耐火材料补炉。耐火材料中有粉状耐火材料和粘结剂,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有一定的流动性,利用炼钢后炉内高温熔化粘结剂,使耐火材料与转炉炉衬耐火砖粘结在一起,形成补炉层,这个方法的缺点有:一是补炉过程烟尘较大,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二是补炉时间长,约50分钟~70分钟;三是补炉料需要购买,需要补炉料花费。另外的炼钢转炉补炉方法还包括耐火砖贴补。该补炉方法是用耐火泥将耐火砖补在转炉蚀损部位,这种方法需要机械手操作。这种补炉方法的缺点:补炉操作起来困难,不方便补好炉。
除此之外,也有用生铁块补炉方法,将生铁块与炉渣进行混和,将混和物补在转炉蚀损的部位。这个方法的缺点:生铁块质量大,熔化效果差,贴补不牢,影响补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且高效率的实现补炉的炼钢转炉补炉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炼钢转炉补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炼钢结束后出尽钢水,并将钢渣留在待修复的已蚀损的转炉内;b、在转炉内加入铁粒,摇摆转炉并混和均匀形成铁粒与钢渣的混和物,随后通过调整转炉将铁粒与钢渣混合物放置在转炉的蚀损部位;c、停留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混和物与耐火砖粘结在一起,形成补炉层从而完成补炉。
进一步的是,步骤a中,炼钢结束时终点温度范围为1640℃~1700℃。
进一步的是,步骤b中,铁粒长度范围为5mm~50mm,厚度范围为5mm~20mm。
进一步的是,步骤b中,铁粒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90%,碳元素质量分数范围为2.5~4.5%。
进一步的是,步骤b中,铁粒与钢渣的重量比为0.5~1.2:1。
进一步的是,步骤b中,转炉摇摆的角度范围为:-130~+130°。
进一步的是,步骤c中,停留时间为15分钟~25分钟。
进一步的是,转炉蚀损深度大于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炼钢转炉的钢渣,并结合转炉的结构特点,成功的实现了转炉高效的补炉作业。同时,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中污染小、补炉效果佳,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炼钢转炉补炉之中。
具体实施方式
炼钢转炉补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炼钢结束后出尽钢水,并将钢渣留在待修复的已蚀损的转炉内;b、在转炉内加入铁粒,摇摆转炉并混和均匀形成铁粒与钢渣的混和物,随后通过调整转炉将铁粒与钢渣混合物放置在转炉的蚀损部位;c、停留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混和物与耐火砖粘结在一起,形成补炉层从而完成补炉。
实际操作时,步骤a中炼钢为转炉炼钢一炉,即将铁水兑入转炉,利用氧枪在铁水的上方吹氧,加入活性石灰、造渣剂,优选将熔池终点温度控制1640℃~1700℃出钢,留下一炉钢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