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0119.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琰;李屹;张杰;许博;李梅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祎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高铁无砟 轨道 密实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属于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领域。该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由水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和适量的水制成。本发明所述自密实混凝土配方中,加入了以漂珠与石英砂为原料,经过高温熔融、水淬、研磨制成的胶凝材料,胶凝材料以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从而增加了胶凝材料与其它拌合物之间的粘性,改善界面结构,增加密实度,也就相当于增加了胶凝材料与拌合物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轻骨料上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轻骨料用于自密实混凝土中时存在离析、泌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铁路桥梁、隧道及路基中经常采用的无砟道床技术,其结构主要包括钢轨、弹性常阻力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和弹性缓垫层、底座板等组成。
目前,我国常用的轨道板有P5600型、P4925型和P4856型,自密实混凝土厚度一般为9cm,是设置在底座板与轨道板之间的混凝土层,起到传力和缓冲作用,施工时由于空间狭小,无法通过常规方法振捣密实,通过自行流动达到密实状态,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就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而现有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部分存在流动性较差,易出现离析和泌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10~20份、胶凝材料10~20、细骨料20~30份、粗骨料10~30份、粉煤灰1~5份、外加剂和适量的水;
所述粗骨料采用5~25mm连续粒级的碎石,表观密度为2.72g/cm 3 ,堆积密度为1.30g/cm 3 ,吸水率为0.46%。
所述细骨料为粒径为 0.5~2.0mm、细度模数为 3.1~4.0、堆积密度为800~900kg/m 3 的页岩陶砂。
所述水泥为P · 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
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0.02~0.03份、膨胀剂0.3~1.5份。
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或三聚氰胺减水剂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所述膨胀剂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所述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漂珠与石英砂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融,熔化温度为1000~1200℃,然后急冷水淬得到水淬渣,将所述水淬渣进行粉碎成粒状玻璃颗粒,粒径为1~8mm,水淬渣粉碎前烘干至含水率2~5%,加入脱硫石膏,其脱硫石膏的加入量为水淬渣重量的2~45%,然后进行连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700m2/g。
所述漂珠是粉煤灰珠状颗粒中的一种,它是薄壁的空心玻璃微珠,密度较小、能漂浮在水上。所述漂珠的粒径为 0.01~0.5mm,堆积密度为 350~450kg/m3 。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胶凝材料的高铁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祎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祎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流动性聚酰胺56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墨铸铁管的离心浇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