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1625.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渭敏;赵胤杰;梁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轮磁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H01F41/02;C22C33/02;B22F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烧结 钕铁硼 磁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残余粉料并筛除杂物,将过筛后的粉料升温,向升温后的粉料中逐渐加入除氧复合剂,冷却到60℃以下即可制得半成品;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磨粉,随后压制成型,获得一次压坯,将一次压坯在烧结炉中进行真空烧结,获得烧坯;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烧坯进行破碎,再添加稀土金属,进行氢破碎,随后在气流磨中制成3‑3.5μm粒度的粉末,在经过气流磨磨后的粉末中加入防氧化剂,制得混料;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混料进行再次压制成型,获得二次压坯,将所述二次压坯进行烧结,制得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通过本制备方法制得的铁硼磁钢耐腐蚀性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钕铁硼磁钢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钢一般是指铝镍钴合金,磁钢是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钕铁硼磁钢分烧结钕铁硼与粘接钕铁硼两种,其中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当今世界上综合磁性能最强的永磁材料, 号称“磁王”,以其超越于传统永磁材料的优异特性和性价比, 已在各行各业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成为许多现代工业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支撑材料。
钕铁硼磁钢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均采用钕铁硼铸片氢破、气流磨制粉,获得粉末粒度合格和分布均匀的粉料,进入后续成型、烧结工序,然后制备出合格的钕铁硼磁钢。其中压制成型过程中,在将粉料填存到模具中时、或是磁场取向时、或是取出成型好的压坯时,会有部分粉料散落在压机的密封舱和模具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把这些残余料再作为原料按照上述方法制成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
但发明人发现在使用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时,与一般的烧结钕铁硼磁钢相比,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的抗环境腐蚀能力较弱,使用寿命短,客户满意度和回购率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改善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的抗腐蚀能力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改善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的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其具有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残余粉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筛除杂物,将过筛后的粉料升温至900-1000℃,向升温后的粉料中逐渐加入除氧复合剂并混合均匀,冷却到60℃以下即可制得半成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磨粉,随后压制成型,获得一次压坯,将一次压坯在烧结炉中进行真空烧结,获得烧坯;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烧坯进行破碎,再添加稀土金属,进行氢破碎,随后在气流磨中制成3-3.5μm粒度的粉末,进行气流磨磨粉时,气流磨分选轮转速为3500-3700r/min,磨室重量设为60-70kg,研磨压力设为0.58-0.61MPa;在经过气流磨磨后的粉末中加入防氧化剂,最后以10-15 圈/分钟的速度搅拌1.5-2.5h,制得混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混料进行再次压制成型,获得二次压坯,将所述二次压坯进行烧结;所述步骤四中烧结过程的工艺按照1.5-2℃/min升温速率升温到1065-1085℃,保温4.5-5h,然后冷却到60℃以下,再进行两段时效处理;所述两段时效处理的第一段时效阶段为按照2-3℃/min升温速率升温到800-900℃,保温2-3h,冷却到60℃以下;所述两段时效处理的第二段时效阶段为按照2-3℃/min升温速率升温到485-520℃,保温4h-5h,冷却到60℃以下出炉;制得再生烧结钕铁硼磁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轮磁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轮磁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