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225.3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路萌萌;白晶;王先丽;程兆俊;邵怡;薛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L27/04;A61L27/50;A61L27/54;G06T17/00;G06T7/11;G06T7/50;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引导 再生 修复 系统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种植技术领域。其中,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包括:骨填充支架、屏障膜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其中,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骨填充支架设置在第一弧形表面上,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按照预设取向绕设在骨填充支架上,以引导骨缺损区内的骨细胞定向生长。本发明的口腔引导再生修复系统为骨细胞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具备抵抗细菌滋生的能力,以及完全可降解吸收特性,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还可加速了骨生长的速度,可缩短口腔骨缺损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并提高植入术后恢复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与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口腔种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遇到患者的骨量不足、种植体固位不良等问题。根据骨和软组织生长特点,多采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进行骨扩增。但在骨组织修复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率远远大于骨细胞。为了防止这层软组织占据了骨组织的生长空间导致成骨量不足,因此有必要植入一层屏障膜阻挡成纤维细胞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口腔中骨缺损区得到修复。
而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的关键在于软组织生长屏障膜和骨缺损区填充材料,目前所市场已经获批的及正在处于临床试用阶段的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往往是由一层GBR膜搭配膜固位钉和骨缺损区填充骨粉所构成。在该系统中,由于考虑到采用的原料需要完全生物可降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吸收膜主要由胶原膜和人工合成聚合物膜构成。这些膜层价格较高,降解速度快,塑形性较差,质地柔软,膜下组织的再生空间难以维持,并且,在患者口腔运动时,该GBR膜层容易在负重的情况下发生坍塌导致软组织进一步长入骨缺损区,从而减少了骨组织的生长空间。另外,还可能出现膜塌陷、移位等并发症。以及,在屏障膜下方通过人工填充骨粉实现促成骨功效,但骨粉的填充存在用量人为计算错误、填充时操作不当再次诱发感染等风险。
其次,口腔属于人体摄入维持生命体征的食物的主要通道,常常容易在牙齿和舌部滋生细菌感染,所有临床上对口腔骨引导再生修复膜的要求除了其需要具备促成骨能力外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抗细菌感染的作用。
目前,静电纺丝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制作连续纳米纤维的方法,很多高分子材料可以纺丝出微纳米级的纤维,其所制备的纤维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高孔隙率,能够满足细胞黏附以及引导细胞生长取向的需求。因此其在药物的释放、伤口的敷料、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已广泛应用。其不足之处在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微纳纤维虽具有适宜细胞生长的三维仿生细胞外基质结构,但其由于具备极大的比表面积,故化学活性较高,当浸泡在人体体液环境下较快的分解速率会造成酸性产物激发,以致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甚至诱发炎症,这样对于口腔骨组织治疗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针对目前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很有必要构建具备一定支撑作用且与患者病灶匹配的口腔骨引导再生一体化修复系统,这将具有重大的临床研究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以及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包括:骨填充支架、屏障膜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其中,所述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所述骨填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以及,所述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按照预设取向绕设在所述骨填充支架上,以引导所述骨缺损区内的骨细胞定向生长。
可选的,所述骨填充支架包括多个支柱,所述支柱自所述第一弧形表面向所述骨缺损区延伸,其高度与所述骨缺损区的深度相匹配;以及,所述支柱上设置有固定结构,以使得所述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取向性紧密绕设固定在所述支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