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骨再生修复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2226.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白晶;路萌萌;王先丽;程兆俊;邵怡;薛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再生 修复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口腔骨再生修复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的三维形态数据;
根据所述骨缺损区的三维形态数据,建立与所述骨缺损区大小、深度、轮廓相匹配的屏障膜三维模型;
将海藻硅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第一溶液;和/或,将明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第二溶液;
第一溶液和/或第二溶液形成水凝胶基体;
按照第一预设药物质量为所述水凝胶基体质量的0.01%~10%的比例进行混合,获得混合药物溶液;
在所述混合药物溶液中逐滴滴加0.05mol/L~0.15mol/L的CaCl2水溶液直至溶液完全交联,以形成载药凝胶;
将所述屏障膜三维模型转化为3D打印机可识别的机器指令文件格式;
在3D打印机中,以所述载药凝胶为原料,采用常温喷头在温度范围为40℃~60℃的条件下,打印形成致密度100%的载药屏障膜;其中,
所述载药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
以及,
建立与所述骨缺损区形状相匹配的骨支架三维模型;
将所述骨支架三维模型转化为3D打印机可识别的机器指令文件格式;
以第二预设药物与高聚物基体经熔融挤出后形成3D打印的原料,将原料导入3D打印机注射器中,采用高温喷头在温度范围为150℃~200℃的条件下,在所述载药屏障膜的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打印形成载药多孔骨支架;其中,
载药多孔骨支架中的第二预设药物被高聚物基体包覆,所述载药多孔骨支架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以获得所述口腔骨再生修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凝胶包括水凝胶基体和第一预设药物;其中,
所述水凝胶基体包括海藻硅酸钠和明胶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一预设药物包括烟碱、甲硝唑、环丙沙星、金属镁及其合金微粒、环孢素、溶菌酶、地喹氯氨、西地碘、葡萄糖酸氯己定、2%氯亚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地塞米松、全反式维甲酸类药物中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药物质量为所述高聚物基体质量的0.1%~30%。
4.一种口腔骨再生修复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多孔骨支架自所述第一弧形表面向所述骨缺损区方向层叠设置,其中,
相邻的两层所述载药多孔骨支架沿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多孔骨支架的孔隙率范围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2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