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麦幼苗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270.9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刘成洪;陆瑞菊;张述伟;黄琳丽;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幼苗 挥发性 成分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大麦幼苗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样品处理:越冬麦苗长到6-7叶期进行取样,采收的麦苗蒸馏水洗净,吸干水分,在室温条件下5 000r/min匀浆备用;取5g样品于顶空瓶中,封口,待测;
B、萃取条件:萃取头型号,50/30μm DVB/Carboxen/PDMS涂层;每次进样前萃取头250℃预先老化15min,将老化好的纤维头插入样品瓶中顶空部分120℃萃取5min,然后将纤维头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样口,250℃解吸15min,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
C、气相色谱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载气为高纯度氦气,进样口温度270℃,色谱柱流量2mL/min;分流比10:1;
D、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29~550,溶剂延迟0.5min;
E、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定性分析各组分经NIST.11Library标准谱库进行检索分析,确认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通过采用Aglient数据分析软件,以各组分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各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麦幼苗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越冬麦苗长到20-25cm时进行取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麦幼苗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采用Agilent 7890B-5977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型号为Agilent HP-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麦幼苗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升温程序:初始40℃,保持5min,然后以15℃/min升到280℃,保持5min,再以15℃/min升到305℃,保持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2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