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2356.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光;陈天明;陈亮;杨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过程 中包液位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是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中中包液位稳定,所述缓存包的尺寸根据连铸机断面尺寸、连铸机浇铸流数、连铸机浇铸拉速及浇铸换包时长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换包期间中包液位稳定,避免保证液位而进行的拉速调整,为铸坯质量稳定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钢铁材料作为应用最为普及的金属材料,其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钢铁产品坯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坯料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纯净性及致密性等,而其中更为重要且控制技术难度较大的是质量稳定性。在大生产过程中,铸坯质量的稳定能为后期轧制工艺及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控制提供要有基础支撑作用。在现代钢铁冶金行业中,由于连铸的高效、绿色、低成本等优势,很多钢铁产品的生产逐渐从模铸转变为连铸生产,连铸生产的断面尺寸也在不断增大。连铸为钢铁冶金的核心工艺环节,炼钢精炼获得的高质量钢液必须得到最优工艺的浇铸凝固才能获得最优的坯料。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连铸工序的工艺系统庞大,各工艺细节的波动均会对铸坯最终质量的控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换包过程中中包液位会发生波动,导致中包钢液液位降低,而中包液位的降低会造成卷渣风险大幅提高。此外,换包结束后,为了恢复正常液位则需要加快钢包至中包的钢液流速,这将导致铸流附近流场波动,不利于流场稳定控制,很多厂家在换包过程中采取降速保证中包液位相对稳定,但是降速将导致流道内部所有铸坯质量受到影响。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连铸生产中换包过程中中包液位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能够保证换包期间中包液位稳定,避免为保证液位而进行的拉速调整,为铸坯质量稳定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的中包液位稳定,所述缓存包的尺寸满足公式:
S*N*V*7.2*T/60=s*h*7.2 (1)
其中,S为连铸机断面尺寸,N为连铸机浇铸流数,V为连铸机浇铸拉速,T为浇铸换包时长,s为缓存包水平截面尺寸,h为缓存包液位高度。
优选地,所述连铸机浇铸流数为2-8流。
优选地,所述连铸机浇铸拉速为0.45-0.72m/min。
优选地,所述连铸机浇铸拉速优选为0.50-0.52m/min。
优选地,所述浇铸换包时长为50-65s。
优选地,所述浇铸换包时长优选为55-60s。
优选地,所述缓存包包括上长水口和下长水口,所述上长水口与所述钢包连通,所述下长水口与所述中包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长水口内径为88-92mm。
优选地,所述下长水口内径为44-46mm。
优选地,所述缓存包加盖并填充有保护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生产过程的中包液位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在钢包与中包之间设置缓存包,以维持换包过程的中包液位稳定,缓存包的尺寸根据连铸机断面尺寸、连铸机浇铸流数、连铸机浇铸拉速及浇铸换包时长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换包期间中包液位稳定,避免保证液位而进行的拉速调整,为铸坯质量稳定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缓存包与钢包、中包组装后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