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金属化的电镀预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631.X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胡征宇;刘小龙;王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32;C23C14/20;C23C14/02;C25D5/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淑娴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金属化 电镀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金属化的电镀预镀工艺,其是采用电弧离子镀或磁控溅射工艺于塑胶工件表面依次形成金属结合层和金属过渡层,然后采用电弧离子镀于金属过渡层上沉积金属导电层;其中至少金属导电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于金属靶材和放置塑胶工件的真空室之间设置磁过滤装置,使由靶材产生的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通过磁过滤装置偏转后进入真空室并沉积到所述塑胶工件表面。本发明通过使金属靶材蒸发出来的粒子通过带电磁场偏转的磁过滤装置,中性粒子团无法沉积到工件表面,不存在传统PVD工艺中聚集的金属粒子团(大颗粒)沉积到膜层表面的情况,使膜更为平整,金属化后的塑胶工件可经电镀获得高品质镜面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金属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金属化的电镀预镀工艺。
背景技术
塑胶金属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原本不导电的塑胶工件表面沉积一层可导电的金属膜层,塑胶金属镀膜技术包括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VD)、电镀等工艺。现有运用喷涂加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获得电镀铬外观工件,这种工艺适用于产品形状比较简单的平面形工件,对于较复杂的工件形状存在漆膜及PVD膜层厚度不均匀的缺点,该工艺也会产生VOC等有机物排放,并不是完全绿色环保。电镀工艺具有能给产品带来高品质的外观、高耐用性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但电镀工艺只能直接用于有限的几种塑胶表面,且电镀前处理工序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
可选的电镀预处理工艺包括PVD等,PVD工艺原理是通过氩离子轰击使靶材表面产生瞬时高温使材料蒸发,部分材料会以聚集的金属粒子团(大颗粒)形态沉积到工件表面,聚集的粒子团经过后续电镀工序的放大,导致工件表面存在大量可见的颗粒,无法媲美传统电镀高品质外观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塑胶金属化的电镀预镀工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胶金属化的电镀预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塑胶工件进行离子源清洗;
2)采用电弧离子镀或磁控溅射工艺于塑胶工件表面形成金属结合层;
3)采用电弧离子镀或磁控溅射工艺于金属结合层上形成金属过渡层;
4)采用电弧离子镀于金属过渡层上形成金属导电层;
其中,步骤2)、3)和4)中,至少步骤4)的工艺包括:于金属靶材和放置塑胶工件的真空室之间设置磁过滤装置,使由靶材产生的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通过磁过滤装置偏转后进入真空室并沉积到所述塑胶工件表面。
可选的,所述金属结合层为铬、锆、钛中的一种,厚度为40~150nm。
可选的,所述金属过渡层是通过共沉积的方式,将与所述金属结合层相同的金属靶材和与所述金属导电层相同的金属靶材共沉积形成混合金属镀层,厚度为40~150nm。
可选的,步骤3)中,至少与所述金属导电层相同的金属靶材和所述真空室之间设有所述磁过滤装置。
可选的,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镍、铝中的一种,厚度为100~1000nm。
可选的,步骤1)中,将塑胶工件放入真空室内,开启转架,抽真空至低于0.005Pa,通入氩气使真空度下降到0.1~2Pa,离子源设定1000-3000V清洗200-600s后恢复真空同时所述塑胶工件降温。
可选的,所述磁过滤装置包括弯管和磁产生装置,所述靶材设于所述弯管的入口,所述真空室设于所述弯管的出口,所述入口的法线和所述出口的法线互相垂直,所述磁产生装置通过调节线圈的电流大小使磁力线平行于弯管。
可选的,还包括向所述弯管上施加100~500V的正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