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3224.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连;张倩;何翠翠;陈晋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9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 氨基酸 注射液 中丙氨酰 谷氨酰胺 杂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L‑焦谷氨酸对照品溶液、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成分含有丙氨酰谷氨酰胺)供试品溶液、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L‑焦谷氨酸对照品溶液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使用校正因子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含量。本发明能准确检测复杂样品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含量,且实验过程中不涉及有机溶剂的使用,仅使用价格低廉的焦谷氨酸作为对照品,大大节约日常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丙氨酰谷氨酰胺是肠外营养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二肽,可在人体内快速分解为人体必须的两种氨基酸:丙氨酸和谷氨酸,且无毒副作用,其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高温等条件的作用下会降解,对于复方产品来说,使用常规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时,复杂的氨基酸组分对于丙氨酰谷氨酰胺四种杂质L-焦谷氨酸、环-(L-丙氨酰-谷氨酰胺)、L-焦谷氨酰-L-丙氨酸和环-(L-丙氨酰-谷氨酸)的检测会产生干扰。Simone[1]等人使用LC-ESI-MS/MS对肠外氨基酸注射液中的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进行检测,但是LC-ESI-MS/MS设备昂贵,一般的实验室不具备该条件。Simone[2]等人使用二维反向色谱×HILIC分离模式,IT-MS与CAD做检测器分析肠外氨基酸注射液中的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该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一般实验室不具备该条件。
非专利文献:[1]Simone Schiesel,Michael Lammerhofer,Alexander Leitner,Wolfgang Lindner.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259(2012)111-120.
[2]Simone Schiesel,Michael Lammerhofer,Wolfgang Lindner.J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1259(2012)100-1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的氨基酸组分,方便后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L-焦谷氨酸、环-(L-丙氨酰-谷氨酰胺)、L-焦谷氨酰-L-丙氨酸和环-(L-丙氨酰-谷氨酸)的测定,而不用担心由氨基酸组分造成的干扰,测定过程中稀释剂与流动相均为水相,不涉及任何有机溶剂的使用,环境友好且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杂质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L-焦谷氨酸对照品溶液;
(2)将适量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注入填充了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层析柱内,以超纯水为洗脱溶剂进行淋洗,收集洗脱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3)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亲水改性的烷基硅烷化学键合硅胶柱,规格为50~250mm×2.1~4.6mm,填料粒径为1.7~5μm;
流动相:5~50mmol/L,磷酸氢二铵,pH1.9~2.1;
流速:0.9~1.1mL/min;
柱温:23~27℃;
检测波长:200~220nm;
进样体积:5~50μL;
(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L-焦谷氨酸对照品溶液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记录相应色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