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6166.7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英;王忠光;徐云慧;王艳秋;张小萍;杨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7/00;C08L23/16;C08L83/04;C08K3/22;C08K3/36;H01B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蒋玉娇 |
地址: | 221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电缆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橡胶电缆领域。通过将橡胶电缆通过气压的方式开设一定大小的空腔,再将硅酮胶注入空腔内,在注入过程中保证硅酮胶不与空气接触,使硅酮胶在空腔内保持一定的胶体状,硅酮胶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增加电缆的适用性,当使用的过程中,电缆表面被尖锐的物体划开时,空腔内的硅酮胶会从缺口溢出,硅酮胶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将电缆的缺口自动补上,并且凝固后的硅酮胶与橡胶电缆材质的特性相近,并不会影响橡胶电缆的使用,增加电缆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橡胶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的绝缘材料是工业和民用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主要包覆在线芯的表面,目前,电缆的绝缘材料主要为聚录乙烯和聚乙烯制得,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电缆大部分采用橡胶类型的软性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性较差,同时为了方便电缆便于进行携带,电缆的使用的材料韧性较大,相对的硬度较小,在与尖锐物体接触时,表面容易被划开,将内芯暴露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工人定期检测电缆表面的整体情况,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氧化铝陶瓷碾成粉末掺入制备电缆的原料内,氧化铝陶瓷具有高导热、绝缘的特性,增加了电缆散热效果同时不会影响橡胶电缆的绝缘性,然后将橡胶电缆通过气压的方式开设一定大小的空腔,再将硅酮胶注入空腔内,在注入过程中保证硅酮胶不与空气接触,使硅酮胶在空腔内保持一定的胶体状,硅酮胶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增加电缆的适用性,当使用的过程中,电缆表面被尖锐的物体划开时,空腔内的硅酮胶会从缺口溢出,硅酮胶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将电缆的缺口自动补上,并且凝固后的硅酮胶与橡胶电缆材质的特性相近,并不会影响橡胶电缆的使用,增加电缆的实用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橡胶电缆表面容易受到损坏导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天然橡胶10-30份;丁苯橡胶15-30份;乙丙橡胶10-20份;硅酮胶10-15份;氧化铝陶瓷5-15份;偶联剂5-10份;增塑剂3-8份;抗氧化剂2-8份;水3-8份;有机溶剂2-5份。
进一步地,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天然橡胶12-25份;丁苯橡胶18-25份;乙丙橡胶12-15份;硅酮胶12-15份;氧化铝陶瓷8-12份;偶联剂6-8份;增塑剂4-7份;抗氧化剂3-6份;水4-6份;有机溶剂2-5份。
进一步地,所述硅酮胶的主要具体成分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重量比为5:3。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主要由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与乙丙橡胶构成,所述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与乙丙橡胶的重量比为5:4:3。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的具体成分为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和三乙醇胺。
一种橡胶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与一定量的清水倒入熔炉内进行高温溶解,等待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与乙丙橡胶完全溶解后,通过搅拌机构进行搅拌混合;
步骤二:当熔炉到达最高温度时依次将抗氧化剂与有机溶剂倒入,然后再通过搅拌机构搅拌,直到与熔炉内混合橡胶充分混合;
步骤三:然后将熔融状态的混合橡胶倒出,接着将增塑剂与偶联剂倒入混合橡胶内,使用搅拌设备充分搅拌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