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冻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6506.6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曹方;王丹雅;郭阳漾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K9/19;A61K47/26;A61K47/02;A61K47/04;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喉毒素 无毒 突变体 crm197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冻干方法,其包括S1、预冻,预冻条件为:冷阱温度≤‑80℃,气压为一个大气压,用时30~40min升温至‑55℃~‑45℃,并维持230~260min;S2、升华干燥,S2.1、一阶升华,一阶升华条件为:冷阱温度≤‑80℃,真空度8‑10pa,用时55~70min升温至‑35~‑30℃,并维持300~330min;S2.2、二阶升华,二阶升华条件为:冷阱温度≤‑80℃,真空度8‑10pa,用时30~40min升温至‑25~‑20℃,并维持1500~1600min;S3、解析干燥,解析干燥条件为:冷阱温度≤‑80℃,真空度0pa,用时60~90min升温至26~30℃,并维持400~600min,制得CRM197蛋白冻干粉。本发明具有CRM197蛋白冻干粉的各项质量与冻干前皆无明显差异,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苗冻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冻干方法。
背景技术
CRM197是白喉毒素的无毒变异体,与天然白喉毒素相比,CRM197蛋白在结构上仅是A片段上第52位的甘氨酸残基被谷氨酸残基取代,从而使得其酶催化活性丧失,因而不能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但由于其B片段的蛋白序列及结构未发生任何变化,没有毒性的CRM197蛋白仍然可与敏感细胞的受体结合。即CRM197蛋白在丧失酶活性及毒性的同时仍保留白喉毒素的免疫原性,且其与其它多种白喉毒素及变异体相比,具有完全无毒,完整性最高、突变最少、结构最接近,受体阻断能力最强的优点。因此CRM197成为一种理想的多糖结合疫苗载体蛋白。
但是针对CRM197蛋白的保存,现有技术基本采用液体冻存的方式进行保存,与液体冻存前的CRM197蛋白原液降相比,其质量明显降低且稳定性不高。
现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627758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CRM197蛋白的生产方法,包括1)采用白喉棒杆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进行发酵培养;2)发酵液通过连续流或者杯式离心机离心后,过中空纤维进行进澄清处理;3)经过澄清之后的发酵液用10kDa超滤膜进行超滤浓缩;4)浓缩液经硫酸铵两次盐析后对沉淀进行复溶;5)复溶液经离子交换捕获CRM197蛋白;6)捕获后的蛋白经疏水分离进行进一步纯化;7)浓缩至所需浓度保存;步骤7中所述浓缩为步骤6所得的纯化后的蛋白液,采用10kDa或30kDa超滤膜进行超滤浓缩,浓缩后保存方法为,加入1~5%的抑肽酶和10~20umol/LEDTA后,-20℃冻存或者加入1~5%的抑肽酶和10~20umol/LEDTA后再加入1~5%的蔗糖乳糖或麦芽糖冻干保存。
但是上述方法中并没有公开其相关冻干配方及冻干工艺,更未凸显冻干后蛋白的有效期,冻干后的CRM197蛋白冻干粉与冻干前的CRM197蛋白原液相比,其蛋白纯度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冻干方法,具有CRM197蛋白冻干粉的蛋白纯度与冻干前皆无明显差异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冻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冻
将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半成品原液,按照0.5mL/cm2平铺于冻干不锈钢盘,将所述冻干不锈钢盘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隔板上,预冻条件为:冷阱温度≤-80℃,气压为一个大气压,用时30~40min升温至-55℃~-45℃,并维持230~260min;
S2、升华干燥
S2.1、一阶升华
所述冻干不锈钢盘仍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隔板上,一阶升华条件为:冷阱温度≤-80℃,真空度8~10pa,用时55~70min升温至-35~-30℃,并维持300~3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