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6605.4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华;张亚敏;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8/158;F24F7/003;F24F7/0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人防工程 通风 系统 | ||
1.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悬吊于墙顶的支架(1)以及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外管(3)和内管(2),相邻的所述外管(3)与所述内管(2)之间首尾相连,且所述外管(3)端部套接于内管(2)端部,所述外管(3)架设于相邻两个支架(1)上,所述支架(1)位于外管(3)与内管(2)的连接处;所述外管(3)与所述内管(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根横管(4),若干所述横管(4)穿设于外管(3)两个侧壁和内管(2)两个侧壁;所述外管(3)与内管(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根位于外管(3)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插杆(5),所述插杆(5)穿设于若干横管(4)伸出外管(3)外的端部;所述插杆(5)长度方向与外管(3)长度方向之间存在有小于90°的夹角,若干所述横管(4)沿插杆(5)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支架(1)上端面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插杆(5)的下端卡接的卡槽(11);所述内管(2)内设置有若干根与若干横管(4)一一对应的竖杆(6),所述竖杆(6)沿横管(4)轴线方向贯穿有供对应的横管(4)穿过的通孔(62),所述竖杆(6)内部竖直向下开设有与通孔(62) 下侧连通的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滑动连接有楔形块(7),所述楔形块(7)的尖端伸入通孔(62)内,所述楔形块(7)的倾斜面朝向通孔(62)开口设置,所述滑槽(63)底壁设置有驱使楔形块(7)伸入通孔(62)内的弹性件(8),所述楔形块(7)朝向滑槽(63)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下贯穿横杆的连接杆(71),所述内管(2)下侧壁沿连接杆(71)轴线方向贯穿有内底孔(23),所述外管(3)下侧壁沿所述内底孔(23)轴线方向贯穿有外底孔(33),所述支架(1)沿所述外底孔(33)轴线方向贯穿有连接孔(12),当所述楔形块(7)完全滑入滑槽(63)内时,所述连接杆(71)依次穿过内底孔(23)、外底孔(33)以及所述连接孔(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4)内填充有第一活性炭棉(43),所述横管(4)外壁贯穿有若干个过滤孔(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外周面包覆有第二活性炭棉(61),若干所述竖杆(6)分布方向与内管(2)长度方向存在小于9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外壁开设有第一标识槽(21),所述第一标识槽(21)环绕内管(2)设置,当所述第一标识槽(21)内侧壁与外管(3)端面齐平时,所述内底孔(23)与外底孔(33)正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外壁开有第二标识槽(31),所述第二标识槽(31)环绕外管(3)设置,当所述第二标识槽(31)侧壁与支架(1)侧面齐平,且外管(3)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11)的侧壁齐平时,所述外底孔(33)与连接孔(12)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外周面覆盖有橡胶层(51),若干横管(4)均开设有供插杆(5)穿过的插接孔(41),所述橡胶层(51)外周侧抵紧于所述插接孔(41)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6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