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6605.4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华;张亚敏;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8/158;F24F7/003;F24F7/0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人防工程 通风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其包括若干组悬吊于墙顶的支架以及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外管和内管,相邻的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首尾相连,且所述外管端部套接于内管端部,所述外管架设于相邻两个支架上,所述支架位于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处;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根横管,若干所述横管穿设于外管两个侧壁和内管两个侧壁;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根位于外管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插杆,所述插杆穿设于若干横管伸出外管外的端部。本申请具有提高通风系统安装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防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保证了地下防护建筑的空气流通性以及室内空气环境质量,而通风管道作为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位,通风管道的合理设计和安装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通风管道一般有多个管道单元根据设计图布局进行拼装固定,从而组装成整个通风系统供空气流通的通道,相邻的管道单元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通风管道一般是通过悬吊在墙顶的支架进行吊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每组相邻管道单元均是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也需要用到螺丝刀、扳手等辅助工具,使得整个通风系统的安装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通风系统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包括若干组悬吊于墙顶的支架以及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外管和内管,相邻的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首尾相连,且所述外管端部套接于内管端部,所述外管架设于相邻两个支架上,所述支架位于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处;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根横管,若干所述横管穿设于外管两个侧壁和内管两个侧壁;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根位于外管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插杆,所述插杆穿设于若干横管伸出外管外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采用外管套内管的连接方式,使得外管与内管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同时通过若干根横管穿设于外管和内管重叠部位,从而将横管和内管进行连接,降低了横管与内管相互脱离的概率,并用两个插杆管分别穿设于若干横管伸出外管外的两端,同时对若干根横管的位移进行限制,降低了横管与外管以及内管脱离的概率;同时,横管与插杆的安装均通过插接完成,无需使用扳手等辅助工具,通过插接的固定方式代替螺钉逐个拧紧的固定方式,有利于提高通风系统的安装效率,由于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要求高,使得通风系统的管道分布较广,通过提高相邻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安装效率,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整个通风系统的施工工期。
优选的,所述插杆长度方向与外管长度方向之间存在有小于90°的夹角,若干所述横管沿插杆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支架上端面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插杆的下端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将插杆斜插于支架的卡槽,使得卡槽侧壁为插杆提供水平方向的预紧力,有利于降低插杆与支架发生偏移的概率;卡槽底壁为插杆提供支撑力,降低了插杆下滑的概率,进而降低插杆与横管分离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相邻外管与内管的连接稳固性;通过横管沿插杆的长度方向分布,合理分布横管位置,有利于减少因开孔位置集中而影响外管以及内管的强度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外管和内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压断裂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