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和双联液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8790.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才;陈经跃;黄玖琦;夏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F15B13/0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泵 交叉 功率 控制 | ||
1.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功率控制阀的阀芯为两级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
其中,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外圆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与双联液压泵的回油口沟通,先导油压Ps作用在第一台阶部的端面,双联液压泵的出口平均油压Pm作用在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的台阶面上;
所述交叉功率控制阀,用于通过环形凹槽,将泄漏到环形凹槽的先导油压Ps和出口平均油压Pm排出,从而阻断先导油压Ps与出口平均油压Pm的干扰;所述出口平均油压Pm是指:双联液压泵中的主泵出口油压P1和从泵出口油压P2经节流和汇流后的出口平均油压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液压泵包括主泵和从泵,主泵的出口油压为P1,从泵的出口油压为P2,出口平均油压Pm为出口油压P1和出口油压P2经节流和汇流后的油压;Pm=(P1+P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负流量阀芯(10);所述交叉功率控制阀还包括:阀体(13),以及设置于阀体(13)中的变量活塞(20),负流量阀套(11)、功率阀芯(7)、功率阀套(6)、定位销(14)、拨杆(15);
所述负流量阀套(11)中设置有两级台阶孔,用于套设具有两级台阶结构的负流量阀芯(10),负流量阀套(11)中设置有与环形凹槽位置对应的回油孔,用于导出油液;
所述功率阀芯(7)嵌入功率阀套(6)内,拨杆(15)的一端通过定位销(14)活动设置于功率阀套(6)上,使得拨杆可沿定位销(14)转动,拨杆(15)的另一端通过变量活塞(20)中的变量杆与调节器的顶端连接,由调节器带动拨杆转动;所述功率阀芯(7)的一端面与负流量阀芯(10)中第二台阶部的端面接触,功率阀芯(7)与负流量阀芯(10)接触部的外围套设有弹簧(9),且弹簧(9)位于功率阀套(6)与负流量阀套(11)之间,使得功率阀套(6)与拨杆(15)贴合以消除功率阀套(6)的无效行程,功率阀芯(7)的另一端通过钢球(5)与弹簧座(4)接触,设置于弹簧座(4)上的弹簧组件用于对功率阀芯(7)和负流量阀芯(10)提供预紧力,以对双联液压泵进行功率调节;其中,负流量阀芯(10)、负流量阀套(11)、功率阀芯(7)、功率阀套(6)位于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阀芯(7)和功率阀套(6)设置有回油口、出油口(A3/A4),以及与出油口连通、且可与变量活塞(20)油路沟通的△P口;
在出口平均油压Pm小于油压阈值时,功率阀芯(7)和功率阀套(6)的出油口(A3/A4)通过△P口与变量活塞(20)油路沟通;
在出口平均油压Pm增大到油压阈值时,出口平均油压Pm和先导油压Ps的油压之和大于弹簧组件的预紧力,使得负流量阀芯(10)推动功率阀芯(7),使得△P口关闭,回油口与变量活塞(20)油路沟通,使得变量活塞(20)带动调节器移动,以带动拨杆(15)转动,从而推动功率阀套(6),使得功率阀芯与功率阀套处于动态平衡位置,出油口(A3/A4)进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联液压泵的交叉功率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一级变量弹簧(16)和二级变量弹簧(17),所述交叉功率控制阀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1)、一级变量调整螺套(2)、二级变量调节螺钉(3)、螺套(18)和第二锁紧螺母(19);
其中,二级变量调节螺钉(3)的一端与弹簧座(4)的端面相对设置,且二级变量调节螺钉(3)与弹簧座(4)的之间设置有二级变量弹簧(17);一级变量调整螺套(2)套设在二级变量调节螺钉(3)的一端,且一级变量调整螺套(2)与弹簧座(4)之间设置有一级变量弹簧(16),一级变量调整螺套(2)的外端通过螺套(18)和第二锁紧螺母(19)固定,二级变量调节螺钉(3)的外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7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