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9423.2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坤元;林先明;穆森;郭杰;张美德;张宇;喻得谋;喻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恩施 药用 大黄 种子 萌发 培养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方法,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由15‑25份生长素、20‑40份细胞分裂素、40‑60份6‑苄氨基嘌呤及850‑950份去离子或蒸馏水水组成。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方法包括:培养皿+滤纸,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组分设置:往滤纸上加上不同组分的培养液,直至滤纸完全浸湿为止;恒温培养,光照,再黑暗培养;统计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数据;根长数据统计;生理指标数据统计。本发明实验表明,在该组份条件下,更有利于促进过氧化氢等毒害物质的分解,保护药用大黄种子免于遭受过氧化氢的毒害,促进药用大黄种子的萌发及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方法。
背景技术
药用大黄(Rheum offcinale Baill.)为蓼科大黄属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因根茎中心干燥后收缩而凹陷成马蹄状,又被称为“马蹄大黄”。恩施州高山地段气候寒冷,云雾弥漫,土质肥沃,最适宜药用大黄的生长繁殖,且品质佳、产量高,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药用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等症状。
药用大黄分为根茎芽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其中根茎芽繁殖方法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是由于成熟药用大黄根部萌发的根茎芽数量有限,只能满足少量、有限的药用大黄种植,如果需要较大规模的种植生产,根茎芽繁殖方法就不满足其生产需要,这时就需要利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去满足大规模的种植生产。
目前传统的种子育苗方法存在种子萌发率低,幼苗成活率低,育苗周期长,植株生长较慢,育苗成本较大等缺点。
因此为了能够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药用大黄种子的萌发,增大药用大黄的产量,寻找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的药用大黄种子萌发中,不利于促进过氧化氢等毒害物质的分解,不能遭受过氧化氢的毒害,造成大黄种子萌发率低。
(2)现有技术的药用大黄种子萌发中,主要采用赤霉素等单一激素处理,不如本发明中采用组分处理方法的效果好。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本发明采用不同激素组分配比的方法,找到了适合恩施药用大黄萌发的培养基及方法。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发明方法萌发的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率高,幼苗成活率高,育苗周期短,植株生长快,育苗成本低,可以实现和满足药用大黄的大面积种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所述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按照质量份计由15-25份生长素、20-40份细胞分裂素、40-60份6-苄氨基嘌呤及850-950份去离子或蒸馏水水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的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方法,所述促进恩施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方法包括:
步骤一,培养皿+滤纸,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步骤二,组分设置:
步骤三,往滤纸上加上不同组分的培养液,直至滤纸完全浸湿为止;
步骤四,恒温培养,光照,再黑暗培养;
步骤五,统计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数据;
步骤六,根长数据统计;
步骤七,生理指标数据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焊接内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