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铝型材一次成型技术的电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9649.2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广;王光敏;冷红奎;张泰生;杨杰;牛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锦兴轻合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6 | 分类号: | H02K5/06;H02K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61401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铝型材 一次 成型 技术 电机 外壳 | ||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制造电机外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铝型材一次成型技术的电机外壳,包括铝制型材主体,所述铝制型材主体包括有筒体,且筒体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撑腿,且支撑腿与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承载台,且承载台与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桩,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匀等距固定有散热片。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腿、支撑板、承载台、支撑桩、散热片、凹槽和空心插套的投影路径与筒体的中心轴线位置相互平行,使得铝制型材主体在进行生产时可以通过压铸进行直线挤压成型,同时,通过两次环形切割,使得铝制型材主体分离出独立的电机外壳主体,进一步降低电机外壳主体生产时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制造电机外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铝型材一次成型技术的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是电机设备的外部支撑保护装置,其对电机内部的定子以及转子起到支撑架设作用,由于电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子的转动,电机内部磁感应的切割,使得电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并且电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对外壳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整个电机在使用时连接牢固,因此,电机外壳在进行制作时需要具有较强散热性,以及较为牢固支撑性的优点;
现有的电机外壳在进行制作过程中,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为铸铁外壳,其二为铝材质外壳,对于铸铁外壳来说,由于铸铁材料具有硬度高,抗外界压力大,不易变形,价格低的优点,使得铸铁外壳制成的电机可以适用于工作上驶力大、环境较差的位置,但是由于铸铁材料本身的性质,使得铸铁外壳制成的电机具有重量笨重,导热性差、不可以压铸、可塑性能不好、延伸率低的缺点,使得铸铁外壳制成的电机工作时噪音大,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在高精密工作要求下进行作业;
而对于铝材质电机外壳来说,由于铝材质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好、可以压铸、可塑性能好、延伸率较高的优点,使得铝材质外壳制成的电机具有散热性能好、噪音低以及动作稳定性好的优点,在现今对于仪器设备的日益精准化要求下,铝材质外壳制成的电机具有重大推广意义;
然而受铝材质价格较贵以及加工工艺的影响,使得铝材质电机外壳的成本较高,现有对于铝材质电机外壳的生产制作中,通常采用压铸或者浇筑的方式进行,采用浇筑进行铝材质电机外壳生产,由于浇筑工艺中对于电机外壳浇筑模具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浇筑生产成本较大,且浇筑模具单次生产电机外壳的数量较低,导致浇筑生产产量受效率影响,而现有技术中的压铸工艺,在进行压铸生产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对裁切下来的电机外壳进行多次切屑加工,二次加工时工艺繁琐,从而导致成本上升,且压铸工艺受模具框架限制,使得电机外壳的主体支撑性不够,导致电机外壳的结构强度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铝型材一次成型技术的电机外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铝型材一次成型技术的电机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铝型材制造的电机外壳,由于受铝型材材质的影响,导致铝型材电机壳整体支撑强度不够,受浇筑模具成本影响,导致浇筑成型的铝型材电机外壳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以及压铸生产的铝型材电机外壳在生产结束后需要进行多次精细加工,影响压铸成型成本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锦兴轻合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锦兴轻合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的电力端子
- 下一篇:导地线热熔式异物清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