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5018.1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姚琪;林锋;李俊;王令祥;李舜斌;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物 生物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包括生物修复装置主体,所述生物修复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土壤堆放装置、驱动装置;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的配合,使土壤堆放装置内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排出,而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的其他气体成分不会被排出,避免生物堆内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进入空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驱动装置、插入装置的配合,使得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能够在土壤堆放装置的内部循环流动,增加生物堆内部的含氧量,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了该异位生物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位生物修复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降低有毒污染物的活性或将其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对于有机污染物来说,其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脂肪酸等无毒物质的过程,按照修复场地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其中异位修复是把污染土壤挖出进行集中生物降解,具体的是指将受污染的土壤从场地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场所或位置进行治理修复的土壤修复技术,它的方法主要有预制床法、生物堆法及生物反应器法等,该方法已在PCP、杂酚油、石油、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生物堆法是通过添加各种调理剂,并保持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进而促进污染物的降解,其降解效率受温度、湿度、氧气浓度、营养物质等条件的限制,其中氧气浓度的控制尤为关键,在有氧条件时降解的速度更快。
目前采用生物堆法修复土壤的过程中需要对生物堆进行通风,以实现向生物堆内微生物供氧的目的,通风方式主要由主动曝气和被动通风两种方式,这两种通风方式均是将空气吹入生物堆内部,其目的是将生物堆内的气体挤出并由新鲜空气替代,由此来实现为生物堆内部微生物供氧的目的,但是生物堆内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会挥发并融入流动的空气中且随着空气的流动而逸散出来,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采用生物堆法修复土壤的过程中需要对生物堆进行通风,以实现向生物堆内微生物供氧的目的,通风方式主要由主动曝气和被动通风两种方式,这两种通风方式均是将空气吹入生物堆内部,其目的是将生物堆内的气体挤出并由新鲜空气替代,由此来实现为生物堆内部微生物供氧的目的,但是生物堆内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会挥发并融入流动的空气中且随着空气的流动而逸散出来,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包括生物修复装置主体,所述生物修复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土壤堆放装置、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