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156.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桑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衡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G23/00;G05B19/042;G08B2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超重 地磅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地面,地面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等间距设置有道木,多个道木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轨道和出轨道,进轨道位于出轨道的左侧,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超重检测机构,且超重检测机构包括有安装槽,安装槽开设在地面的上表面。该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达到了通过本机构便于后台人员可远程对运货火车重量进行自动检测,进而可有效避免出现桥梁坍塌的情况发生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称重方式不仅称重效率低,而且所得的称重重量不精准,易出现称重误差,进而易导致当有超重的运货火车过桥梁时,易出现桥梁坍塌的事故发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
随着国内外桥梁出现坍塌的事故频发,人们已经开始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桥梁防护领域,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或财产安全,由于考虑到成本因素,不可能在每座桥梁上均设立人工检测站,所以,目前,在很多的桥梁上都是通过设置警示牌的方式,即在上面写有:禁止超过某一载重的运货火车通行的字样,但是,这种方式显然难以有效实现防止超重运货火车过桥梁的目的,以及因现有运货火车自身体积较大,使得在运货火车发出前对运货火车的载重量进行称重时,现有称重方式采用的都是首先,通过铲车先将货物铲起,再将货物放置在称重器上进行称重,其次,称重完成后再通过铲车将已称重过的货物放置在运货火车上,最后,将已称重过的货物重量加上火车自身重量就是运货火车的载重量,但此称重方式不仅称重效率低,而且所得的称重重量不精准,易出现称重误差,进而易导致当有超重的运货火车过桥梁时,易出现桥梁坍塌的事故发生。
所以,提出了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称重方式不仅称重效率低,而且所得的称重重量不精准,易出现称重误差,进而易导致当有超重的运货火车过桥梁时,易出现桥梁坍塌的事故发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梁超重地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等间距设置有道木,多个所述道木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轨道和出轨道,所述进轨道位于出轨道的左侧,所述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超重检测机构,且超重检测机构包括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地面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侧表面呈凹字形状,所述承重板的内底壁均匀分布有称重传感器。
优选地,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称台,所述称台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承重板的四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积水板,所述积水板的表面呈环形状,所述称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称重轨道。
优选地,所述称重轨道的两端表面分别与进轨道的左侧表面和出轨道的右侧表面接触,所述积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内壁均设置有漏水报警器,所述承重板靠近多个所述漏水报警器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排水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排水孔的内底壁均贯通并延伸至承重板的下表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表面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道木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对射开关,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对射开关,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和承重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减速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警报灯,位于所述称重轨道正面的第二支撑杆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衡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衡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制造的电容保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交流配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