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550.9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燕;黄铁枝;王则港;陈加凤;李金贵;朱元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632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袋泡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袋泡茶的制作工艺,将甘蔗削皮榨汁后烘干,炒制,炒制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min,炒制转速为120rpm,炒制结束后适当粉碎,过20目筛,取30g左右装入袋泡茶袋子中即得甘蔗袋泡茶。本发明利用高温炒茶过程中,甘蔗渣中的糖发生焦糖化作用、糖和蛋白质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一定量的醛酮类物质,冲泡之后茶汤色泽清澈、香气诱人、口感甘醇,且该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两种颜色反应,其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使甘蔗茶不仅具有良好的感官评价,同时具有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泡茶饮品,具体公开了一种甘蔗袋泡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甘蔗渣是一种植物纤维素类物质,是制糖产业最大的副产物,一般其产量约占原料甘蔗的24-27%,资料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蔗渣每年产量约1000万吨,虽然蔗渣直接燃烧是处理甘蔗渣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但是蔗渣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空气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蔗渣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袋泡茶由于其携带、冲泡方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目前尚未见利用甘蔗制作袋泡茶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甘蔗袋泡茶的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榨汁后的甘蔗烘干至水分含量3-8%;
(2)切分:将干燥后的甘蔗渣切分至小段;
(3)炒制:将小段甘蔗置于80-160℃下高温炒制10-50min,炒制转速设定为30-150rpm;
(4)粉碎:炒制好的甘蔗茶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
(5)包装:将步骤(4)过筛后的甘蔗茶按照30g/袋分装密封。
步骤(1)所述干燥条件为50℃烘干8h。
步骤(2)所述切分长度为1-2cm。
步骤(3)所述炒制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min,炒制转速为120rpm。
进一步地,将上述制作方法应用于制备甘蔗袋泡茶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合理利用甘蔗渣资源,制备成甘蔗袋泡茶,具有便携、冲泡方便的特点。
(2)本发明利用高温炒茶过程中,甘蔗渣中的糖发生焦糖化作用、糖和蛋白质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一定量的醛酮类物质,冲泡之后茶汤色泽清澈、香气诱人、口感甘醇,且该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两种颜色反应,其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使甘蔗茶不仅具有良好的感官评价,同时具有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方法:
(1)干燥:将榨汁后的甘蔗50℃烘干8h,烘干至水分含量3-8%;
(2)切分:将干燥后的甘蔗渣切分至长度为1-2cm小段;
(3)炒制:将小段甘蔗置于120℃下高温炒制30min,炒制转速设定为120rpm;
(4)粉碎:炒制好的甘蔗茶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
(5)包装:将步骤(4)过筛后的甘蔗茶按照30g/袋分装密封。
实施例2
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