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8897.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常青;蔡立明;张文亮;符浩;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B02C18/00;B02C18/22;B02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污型 环保 无人 采集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打捞系统,用于对水面上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和自动上料;
自动破碎处理系统,用于对自动打捞系统打捞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进行下料和自动破碎操作,通过控制左右两刀架间隙调节破碎力度,通过控制破碎电机的运转速度调节破碎速度,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筛网实现对破碎处理后的水面漂浮物的不同颗粒度的筛选过滤;其中,自动破碎处理系统,包括:下料槽(12)、左刀架(13)、右刀架(14)、破碎机体(15)、破碎电机(16)、破碎架(17)和筛网(22);破碎机体(15)和破碎电机(16)设置在破碎架(17)上;破碎电机(16)用于驱动破碎机体(15)内的左刀架(13)和右刀架(14)的运动;下料槽(12)的顶部与传送带(1)的末端对齐;自动打捞系统打捞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由传送带(1)输送至下料槽(12),实现下料功能;下料槽(12)的底部与破碎机体(15)连接,左刀架(13)和右刀架(14)对称安装在破碎机体(15)内部;水面漂浮物经下料槽(12)落入破碎机体(15)内,并在左刀架(13)和右刀架(14)作用下完成自动破碎操作;筛网(22)固定安装于破碎机体内部,用于对破碎处理后的水面漂浮物的不同颗粒度的筛选过滤;
传感监测系统,用于对自动打捞系统、自动破碎处理系统和自动搬运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系统运转异常时,对由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根据图像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和反馈信号,以便运转异常系统根据生成的控制指令和反馈信号执行急停操作;
自动搬运系统,用于对破碎处理后的水面漂浮物进行运送和卸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打捞系统,包括:传送带(1)、传送电机(23)和连杆运动机构(2);其中,连杆运动机构(2)分别与传送带(1)和传送电机(23)连接;
传送电机(23)通过连杆运动机构(2)控制传送带(1)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活动,调整传送带(1)在水面部分的深度值,增加打捞作业活动面积,实现对水面上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和自动上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搬运系统,包括:输送机构(26)、收纳箱(5)、推送模块(8)和滑道(9);其中,推送模块(8),包括:推送电机和与推送电机连接的推动板;
输送机构(26)用于支撑收纳箱(5),收纳箱(5)放置于输送机构上方,输送机构可在一定范围的弯曲半径下对收纳箱(5)进行输送;
推送模块(8)安装在船体甲板位置,与甲板固定连接;滑道(9)安装在船体甲板位置,与甲板固定连接;其中,当收纳箱(5)被传送至下料位置时,推动板在推送电机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将收纳箱(5)经由滑道(9)推至下料口处,实现自动下料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26),包括:输送电机(25)、输送带(6)和固定柱(7);
输送带(6)和固定柱(7)安装在船体甲板位置,输送电机安装固定于固定柱上,固定柱安装于船体甲板处,通过输送电机控制输送带运动实现收纳箱的运转功能;
输送带(6),包括:多个分板、护栏和挡板;其中,挡板按固定位置等间隔安装于分板上,护栏固定安装于固定柱上;分板,用于支承收纳箱(5)并传递运动与动力;护栏,用于对收纳箱(5)进行左右两侧的机械限位;挡板,用于对收纳箱(5)进行前后两侧的机械限位;
输送电机(25),用于根据编程控制调节输送带(6)的传动速度,避免收纳箱(5)输送过程中产生跳动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26)为闭合环路结构,利用分板的连续运动保证收纳箱(5)向前输送,最终到达下料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8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慧工厂物料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