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阶段镀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9463.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郝涛;牛士瑞;李宗超;程东东;杜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C25D5/14;C25D2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段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阶段镀镍工艺,涉及电镀技术领域。该镀镍工艺的电镀液包括氨基磺酸镍、溴化镍和硼酸。电镀过程包括以下阶段:预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1~0.2ASD,预镀时间为240~360s;第一阶段:电流密度为0.4~0.7ASD;电镀时间为840~960s;第二阶段:电流密度为0.5~0.8ASD,电镀时间为4000~4600s;第三阶段:电流密度为0.4~0.6ASD;电镀时间为3200~3800s;第四阶段:电流密度为0.2~0.4ASD;电镀时间为1200~2200s。通过设置分阶段的电镀方式,避免瞬间电流击伤镀层。在最后的两个电镀阶段,对镀层表面结晶进行修正,杜绝镀层表面的灼伤,显著提高焊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对阶梯电镀参数控制。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远离在某些基材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用于提高基材的耐磨性、导电性、抗腐蚀等性能。现有的电子元件,例如滤波器、电容器、电路板等,往往需要在溅渡层上进行镀镍锡处理。电镀镍后再进行电镀锡处理。现有的电镀过程,由于镀镍过程中的电流较大,容易发生尖端放电效应,造成镍层灼伤。镀锡后,镍层灼伤位置挂不住锡层,容易造成焊性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阶段镀镍工艺,此镀镍工艺能够提高镀层质量,实现镀镍层与镀锡层的良好结合,焊接良率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阶段镀镍工艺,电镀液包括氨基磺酸镍、溴化镍和硼酸;
电镀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预镀阶段:电流密度为0.1~0.2ASD,预镀时间为240~360s;
第一阶段:电流密度为0.4~0.7ASD;电镀时间为840~960s;
第二阶段:电流密度为0.5~0.8ASD,电镀时间为4000~4600s;
第三阶段:电流密度为0.4~0.6ASD;电镀时间为3200~3800s;
第四阶段:电流密度为0.2~0.4ASD;电镀时间为1200~2200s。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镀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18~25%;所述第一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85~92%;所述第三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78%~84%;所述第二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所述第四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46~56%。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电流根据待镀产品所需的镍层厚度设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镀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20%;所述第一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90%;所述第二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所述第三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80%;所述第四阶段的电流为预定电流的5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从所述预镀阶段到所述第一阶段,按照0.01~0.02ASD每秒的速率上升到所述第一阶段的电流密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阶段到所述第二阶段,按照0.01~0.02ASD每秒的速率上升到所述第二阶段的电流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翔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