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1192.7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洁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液体燃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的生产工艺,以生物质为原料,经预处理、热解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得到液体燃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在催化裂解反应时所使用的催化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先将100份硅藻土配制成悬浊液,接着向悬浊液中加入65~75份α-萘胺单体,经聚合反应,过滤洗涤,焙烧碳化,再分散于水中制成固含量30~40w.t.%的载体浆液;
(B)然后向pH=3.5~4.5的酸溶液中加入1~2份正硅酸乙酯、4~6份ZSM-5分子筛,搅拌水解,烘干并与0.3~0.5份硫脲混合研磨均匀,焙烧,得到复合粉,接着将该复合粉分散于水中,制成固含量为40~50w.t.%的分子筛浆液;
(C)再向步骤(A)所得载体浆液中加入0.03~0.04份粘结剂,超声波振荡5~10分钟,得到预混液;
(D)最后向预混液中加入步骤(B)所得分子筛浆液,超声波振荡20~30分钟,干燥,即得所述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选自稻壳、柏树叶、麻杆、棉籽壳、甘蔗渣、核桃壳或栗子壳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将生物质浸泡于4~6倍重量的质量浓度20~30%氢氧化钠溶液中,300~450W微波处理5~8分钟,过滤取固体残余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热解反应的工艺条件为:无氧条件下,以120~14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800℃,保温处理2~3分钟,得到热解气和残渣,前者继续进行催化裂解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裂解反应的具体方法如下:热解反应后产生的热解气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280~300℃催化裂解3~4小时,冷凝,即得所述的液体燃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聚合反应的具体方法是:先将硅藻土加入5~8倍重量的质量浓度20~30%盐酸溶液中,超声波分散均匀制成悬浊液;然后向悬浊液中加入α-萘胺单体,超声波振荡均匀,置于冰水浴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过硫酸铵的盐酸溶液,0~5℃反应8~10小时;其中,所述过硫酸铵的盐酸溶液的用量是α-萘胺单体重量的3~4倍,是将过硫酸铵溶解于7~9倍重量的质量浓度20~30%盐酸溶液中制备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焙烧碳化的工艺条件为:在氮气气氛下,800~1000℃焙烧5~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粘结剂是以氢氧化铝、水玻璃和质量浓度80~85%浓磷酸为原料制备得到;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先将氢氧化铝用去离子水分散打浆,至固含量30~40w.t.%,再加入水玻璃,搅拌升温至100~110℃,加入浓磷酸,并保持反应1~2小时,即得所述粘结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干燥的具体过程是:先经喷雾干燥制成20~30目的球形颗粒,然后于100~105℃烘干处理5~6小时即可。
10.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生产工艺得到的一种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洁,未经许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1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