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6667.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高柏松;徐骏;张杰亮;杨国静;杨泉;郭海强;王占盛;杨淑梅;李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L1/24;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桥梁 顶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方法,包括前端设备(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压千斤顶)、采集控制单元(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仪、电动液压泵)和系统平台,实时掌握抬升高度、钢轨应力的实时动态信息,提高了桥梁顶梁的准确性,通过系统调整各液压千斤顶的加载速率,保障顶梁期间的整体平衡,实现了抬升高度、钢轨应力可控,避免造成钢轨断裂导致铁路停运等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顶梁领域,特别是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面临地质环境条件更为复杂的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西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侧,受青藏高原近百万年来持续隆升的影响,形成了以“高地壳应力”和“强震活动”的区域内动力条件。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受区域构造运动和不良地质体的影响,可能造成桥梁基础的变形,进而对列车运行安全带来危害。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要求对变形控制的要求极为严格,当线路沉降值小于扣件高低调整范围时,可通过调整扣件和放入调高垫板的方法来满足线路管理要求,但当扣件高低调整范围难以满足要求时,需对桥梁支座进行加高。
在桥梁顶梁位置调整期间,需采用大型液压设备对箱梁进行缓慢升高,并在上支座和下支座间放入预制的钢板,并缓慢下降。实施上述过程时,容易造成抬升高度、钢轨应力增加不可控,引起钢轨断裂的问题,造成铁路停运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系统及方法,来提高桥梁顶梁的准确性,实时掌握抬升高度、钢轨应力的实时动态信息,通过系统调整各液压千斤顶的加载速率,保障顶梁期间的整体平衡,实现了抬升高度、钢轨应力可控,避免造成钢轨断裂导致铁路停运等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系统,包括前端设备、采集控制单元和系统平台;
前端设备包括多台应力传感器、多台位移传感器和多台液压千斤顶;
采集控制单元包括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仪、电动液压泵;
多台应力传感器采集应力数据并发送光纤光栅解调仪,光纤光栅解调仪将处理转换后的应力数据传输到系统平台;
多台位移传感器采集位移数据并发送采集仪,采集仪对位移数据进行滤波、整形并将处理后的位移数据传输到系统平台;
电动液压泵输出控制信号至多台液压千斤顶,控制液压千斤顶的加载速率;
工作时,系统平台输出信号至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仪、电动液压泵,系统平台对前端设备和采集控制单元的加载参数、采集频率、加载阈值进行设置,实时调整各液压千斤顶的加载速率,保障箱梁整体平稳的抬升,直至位移达到目标值停止加压。
一种铁路桥梁顶梁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前端设备(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压千斤顶)、采集控制单元(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仪、电动液压泵) 和系统平台,实时掌握抬升高度、钢轨应力的实时动态信息,提高了桥梁顶梁的准确性,通过系统调整各液压千斤顶的加载速率,保障顶梁期间的整体平衡,实现了抬升高度、钢轨应力可控,避免造成钢轨断裂导致铁路停运等事故。
优选的,还包括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对前端设备、采集控制单元、系统平台进行供电。
优选的,光纤光栅解调仪、采集仪、电动液压泵采用RJ45或光纤与系统平台进行有线连接。
优选的,应力传感器为钢片式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多个钢片式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采用光纤进行串联连接。
优选的,钢片式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布设于顶梁桥墩中心上部钢轨位置,和 50米范围内的钢轨胶结绝缘、焊接接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消毒策略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离心泵智能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