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7229.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凌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A01G23/04;A01G2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张丽楠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寄生 乔木 共同 搬迁 成功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古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进行条石编码;
2)搭建拱圈;
3)对古树进行绑扎,将树体垂直吊紧;
4)根据测绘图对每层条石依次拆除,并在每一层条石拆除之前对每层条石进行编码,当条石拆至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贴合的位置时停止对条石的拆除,而是转为由上至下地清理条石与主根之间的泥土,使得条石与所有古树主根相互接触的部位全部裸露出来;在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接触的部位涂抹带有颜色的颜料,涂抹时使用喷涂或抹涂的形式同时对主根与条石进行间断涂抹形成虚线带,所述条石上涂料的颜色由高至低依次过渡变化;记录主根与古建筑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5)将古树吊紧,这时拆除古树部分的脚手架,并拆除古树根边相邻的石材,随后挖出古树主根;
6)将剩余古墙条石全部拆除,在拆除每层条石之前,对条石进行编码,从而完成古树与古墙的拆除;
7)在新址将条石按照编码砌体施工,搭建拱圈,然后设置与墙体相对应的限制层,所述的限制层包括与条石相对应的金属网框架,相邻金属网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框架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限制层,金属网架上涂抹有颜料,所述金属网框架上颜料的颜色与条石上涂抹颜料的颜色相同;
8)将拱圈的一侧砌至古树外露根下端,搭设井字架;
9)将古树吊入井字架,调整主根与待复建的古建筑之间的角度,按照条石与主根之间的颜料标记位置堆砌和复原条石、并安装金属网框架,使得条石归位与主根相邻的位置不变,依次砌上条石,如此,将外露根的根稍按原样全部压入金属网框架内,随后在墙内填入土壤,再向金属网框内灌入混泥土
10)土壤填入完成后,在古树干3M-3.5M处设立缆风绳,将缆风绳向城墙内面进行拉设;从而完成迁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对古墙进行全方位的摄影、摄像,并对各平、立面进行测绘并绘制出测绘图,对古树的位置、外露根的位置进行摄影,并记录古树外露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拱圈中板材厚度大于30mm,采用抓钉连接;拱圈面满铺木板,厚度大于70mm,拱脚支撑采用Φ12cm以上的圆木,立杆距离不大于0.8m,立杆下脚设木垫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用钢丝绳加垫木对古树进行绑扎,并用紧固器扎紧,扎紧后采用手拉葫芦将树体垂直吊紧,挂在工字钢梁上,并对有葫芦挂钩的横杆上采用八字型斜杆进行双向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条石拆除至拱圈时,对拱支撑进行检查有无松动现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挖掘古树主根时,保留古树根部直径4-5米,深度2米;沿外环状开沟向内向下挖掘,从所留根系深度1/2处以下,可逐渐向内部掏挖,切断所留根幅外的所有主侧根后,打碎土台,保留护心土,清除余土;将根截口剪平,用200ppm浓度的APT生根粉与泥浆混合后均匀涂抹在根切口处,包括外露根的根稍部。然后用湿润的谷草将根部包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古树挖出后,将其移至新址城墙侧面挖土坑将古树假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填土可在砌石压根时边砌边填,下部1米以内可填入滤水的材料,上部填入熟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缆风绳的数量为三根,各缆风绳的绳径不小于20mm,地锚桩设于城墙内,并设3个方向的圆木支撑,支撑夹角120°,地锚桩用砼浇成并置Φ30mm元钢作为拉杆,缆风绳卡于拉杆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2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转运用的钩臂车
- 下一篇:基于触觉感知仿生特性的硬度触觉再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