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7259.8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振钋;吴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振钋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C23C22/78;C23G1/10;C23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铜 工件 化学 氧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铸铜工件通入打磨机中,利用高速旋转的软质毛刷对铸铜工件表面进行精细化打磨,去除铸铜工件上沾附的型砂、杂质以及高温下生成的氧化铜斑,打磨完毕后立刻将铸铜工件浸泡入汽油溶液中;
S2:向汽油溶液中通入超声波,利用超声波与汽油的溶解性,对铸铜工件进行表面出游处理,控制表面除油处理时间3-5min,浸泡处理完成后使用常温水溶液对铸铜工件进行溢流清洗;
S3:将清洗完毕后的首先使用100-150ml/L的硫酸溶液进行30-40s的预酸洗,一酸洗完成后使用硫酸、硝酸、盐酸和食盐混合制备的混酸进行侵蚀处理,控制侵蚀时间为3-5S;
S4:将酸蚀处理完毕后的铸铜工件经水洗后通入钝化槽中,进行翻转钝化处理,控制钝化时间为1.5-3min,钝化处理完毕后使用清水反复冲洗,并经气枪初步干燥后通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即完成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
其中S4中所述钝化槽包括槽体(1)、电动机(11)和传送带(2);所述槽体(1)长方形空腔式立方体结构;所述电动机(11)安装于槽体(1)一侧;所述电动机(11)输出轴贯穿延伸至槽体(1)内腔中设计;所述电动机(11)输出轴位于槽体(1)内一端固连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套接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上套接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由两根传送皮带(21)与连接杆(22)相互固连组合而成;所述连接杆(22)上套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带(23);所述连接杆(22)位于分隔带(23)间隙内固连有拨动板(24);所述槽体(1)内壁固连有对称设计的均匀分布的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上均套接有辅助轮(15);所述限位杆(14)位于槽体(1)内呈波浪形排布;所述传送带(2)与辅助轮(15)之间均滑动啮合连接;所述槽体(1)侧壁位于传动带下方固连有对称设计的安装板(3);对称设计的所述安装板(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安装板(3)通过第一凹槽共同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滑动杆(31);所述第一凹槽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分别与主动轮(13)、辅助轮(15)之间啮合;所述滑动杆(31)位于第一凹槽内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槽体(1)靠近电动机(11)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槽体(1)外固连有进料板(16);所述进料口位于槽体(1)内固连有缓冲斗(17);所述缓冲斗(17)斜面设计;所述缓冲台内部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板(18);所述槽体(1)远离进料口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安装有出料板(19);所述出料板(19)倾斜设计;所述出料板(19)与传动带波峰处衔接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斗(17)下表面水平设计;所述缓冲斗(17)下表面对应拨动板(24)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宽度小于工件宽度;所述拨动板(24)顶端尖锐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32);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与安装板(3)之间固连;所述滑动块(33)与丝杠(32)之间啮合;所述丝杠(32)延伸至槽体(1)上方固连有转动盘(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铜工件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位于安装板(3)下方固连有多个固定管(4);所述固定管(4)上套接有对称设计的冲击管(41);所述冲击管(41)靠近槽体(1)侧壁一侧均开口设计;所述冲击管(41)开口处转动密封连接有转动盖(42);所述转动盖(42)“T”形设计;所述转动盖(42)上套接有传动轮(43);所述传动轮(43)与辅助轮(1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设计;所述转动盖(42)靠近冲击管(41)一侧固连有凸轮(44);所述冲击管(41)上下两侧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挤压板(45);所述挤压板(45)与冲击管(41)之间固连有挤压囊(46);所述挤压囊(46)贯穿冲击管(41)与外界导通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振钋,未经方振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2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悬浮列车电控支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展览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