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041.8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任伦;黄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伦 |
主分类号: | A61K36/45 | 分类号: | A61K36/45;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2;A61K38/01;A61K9/50;A61P1/10;A61P1/00;A61P17/00;A61P3/10;A23L33/135;A23L33/14;A23L33/125;A23L33/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7104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苏糖 为主 复合 生态 调节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涉及固体饮料、保健食品及药品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直接添加双歧杆菌粉、嗜酸乳杆菌粉,其抗逆性和环境耐受性不高问题;具体以下组分原料:水苏糖、棉子低聚糖、低聚果糖、益生菌和辅料,水苏糖、棉子低聚糖、低聚果糖的重量份配比为2:1:1;所述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本发明选取微生物为芯材,被包裹的益生菌仅能在动物肠道中释放,能够抵御宿主机体内高胃酸和胆盐等不利环境,与未包裹的复合益生菌相比,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抗逆性、环境耐受性大幅度提高,更加便于其在肠道环境下功能的发挥,更便于运输和长期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饮料、保健食品及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内分泌器官,人体的健康情况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益生元成分对肠道菌群和宿主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1)调节菌群结构,增殖有益菌群,而有益菌的生长,同时也能抑制病原菌和腹泻的发生;(2)增殖的有益菌能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免疫抗病力,降低癌症发生风险;(3)有益菌分泌的酶能分解益生元产生营养物质、可以增加宿主对营养的吸收;(4)降低肠道内pH,促进矿物质吸收功能;(5)缓解乳糖不耐受症,增加排便防治便秘;(6)调节血脂和胆固醇代谢,降低血压;(7)降低龋齿发生概率,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益生元产品功能单一且种类单调,可供人们选择的功能食品较少。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0214570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属微生态制剂范畴。主要由双歧杆菌粉、嗜酸乳杆菌粉和水苏糖组成,组份及重量份比例如下:水苏糖(含棉子糖)10%-90%,菌粉5%-75%,添加剂0-30%。上述专利中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存在以下不足:直接添加双歧杆菌粉、嗜酸乳杆菌粉至调节剂内,其抗逆性和环境耐受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包括以下组分原料:水苏糖、棉子低聚糖、低聚果糖、益生菌和辅料,水苏糖、棉子低聚糖、低聚果糖的重量份配比为2:1:1。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的活菌数配比为发酵乳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菌数为109/g,乳双歧杆菌和鼠李糖双歧杆菌的菌数为108/g,罗伊氏乳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菌数为105/g。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为微囊化微生态的益生菌粉,芯材为微生物,益生菌微胶囊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S11:将益生菌一种或多种作为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12:将混合物经低温喷雾干燥,与其余组分混合即得微囊化微生态的益生菌粉。
优选地:所述壁材为25%-55%的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
优选地:所述芯材和壁材的体积比为0.06:1。
优选地:所述辅料为矫味剂、粘合剂、润滑剂、填充剂和崩解剂中的一种,辅料为蓝莓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以水苏糖为主的复合微生态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伦,未经任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