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3110.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54;G06T5/00;G06T5/40;G06T7/11;G06T17/00;G06F16/532;G06F16/5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01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人像 识别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面部图像采集模块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识别的人脸原始图像数据;通过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利用图像出路程序对采集的人脸原始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通过主控模块利用主控器监测并控制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运行;
步骤三,通过人像建模模块利用建模程序根据处理后的人脸图像数据建立3D人像识别分析模型;
步骤四,通过人像识别模块利用人像识别程序利用3D人像识别分析模型进行人脸图像数据测量并分析,得到待识别的人像数据信息;
对人脸图像数据测量并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
(1)通过数据比对程序利用3D人像识别分析模型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数据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用户的面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并计算每次比较结果的匹配度;
(2)将各个匹配度中的最大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通过优化处理程序对所述最大值进行优化处理;
(3)通过人像识别程序将优化后的结果与所述第一阈值再次进行比较,当所述优化后的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定待识别用户和与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用户相匹配;
步骤五,通过身份查找模块利用身份查找程序根据获得的待识别的人像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得到人像身份识别分析结果;通过检查修正模块利用检查修正程序对人像身份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检查修正;
步骤六,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利用数据库存储采集的人脸原始图像数据、3D人像识别分析模型、待识别的人像数据信息、人像身份识别分析结果以及检查修正结果;
步骤七,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人脸原始图像数据、3D人像识别分析模型、待识别的人像数据信息、人像身份识别分析结果以及检查修正结果的实时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通过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人脸原始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
(I)利用图像增强程序对采集的人脸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中,对待增强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II)对滤波处理后的待增强图像进行画质增强处理;
(III)对画质增强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图像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画质增强处理包括直方图均衡和归一化处理;
所述直方图均衡采用下式进行处理:
b(x,y)=N×Pa[a(x,y)]
其中,M和N分别为图像的像素点和灰度级,输入图像a(x,y)的直方图是ha(u),经直方图均衡后的输出图像是b(x,y);
所述归一化处理包括:
几何归一化,用于对由于不同的成像距离及人脸姿势造成的人脸角度倾斜和尺寸上的差异进行矫正;
灰度归一化,用于对不同的光照强度、光源方向环境下取得的人脸图像进行补偿,实现对单纯由光照变化造成图像信号变化的减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对人脸图像数据测量并分析前,首先建立人脸图像候选集,具体包括:
(a)首先指定一组Hash函数,离线计算注册人脸图像库的Hash向量,并按每一维排序;
(b)当给定一张检索图像时,计算其Hash向量,将对每一维在注册库中进行二分查找,确定最相似的候选样本;
(c)融合所有维得到最终候选集,在候选集内进行人脸图像数据测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人像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将各个匹配度中的最大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中,当所述最大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定待识别用户和与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用户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未经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