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3355.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严崇;张曼华;钟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郑为光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体 绝缘 阻抗 测试 方法 | ||
1.一种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常温下将软包电池调整到一定SOC状态,负极朝下置于环境温度为25度、湿度为45%RH的测试调控仪中,并将测试调控仪对应的正负极接线柱与绝缘内阻仪正负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S2:启动绝缘内阻测试仪,控制绝缘内阻测试仪输出电压125V,并持续输出3-5S后读取并记录绝缘内阻测试仪测试的电阻值参数,记为R初始,控制测试调控仪内部温度按5℃/min的速率,在5min内由25度升温至50℃,在该温度下保持10-15min,然后测试电池的绝缘内阻,定义为R高温;
S3:控制测试调控仪内部温度按2℃/min的速率,将环境温度由50度降温至-20℃,在该温度下保持10-15min,然后测试此时电池的绝缘内阻,定义为R低温,控制测试调控仪内部温度按5℃/min的速率,由-20℃升温至25℃,在该温度下保持10-15min,测试此时电池的绝缘内阻R恢复;
S4:根据上述测试过程中的R初始、R高温、R低温、R恢复,对比其在高温和低温下的绝缘阻抗变化,针对软包电池绝缘阻抗、铝塑膜封装密封性和耐候性进行合格判定,并输出判定结果;
其中S1中所述测试调控仪包括测试盒(1)、密封盖(2)和控温组件;所述密封盖(2)铰接于测试盒(1)上方;所述测试盒(1)内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测试槽(3);所述密封盖(2)正对测试槽(3)固连有密封垫(21);所述测试槽(3)两侧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控温板(31);所述控温板(31)内交替排列有冷凝管和加热丝;所述测试盒(1)靠近密封盖(2)铰接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4)内安装有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由调控器、制冷器和加热器共同组成;所述制冷器与冷凝管之间通过导管导通、加热丝与加热器之间电连接;所述测试槽(3)靠近第一空腔(4)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T”形设计且延伸至测试槽(3)内设计;所述限位板(32)与测试槽(3)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测试槽(3)远离第一空腔(4)一侧开设有极耳槽;所述限位板(32)延伸至极耳槽内设计;所述限位板(32)位于极耳槽内一端上表面固连有伸缩触板(33);所述伸缩触板(33)用于与软包电池之间进行接触、导通;所述测试槽(3)位于第一滑槽上方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测试盒(1)远离第一空腔(4)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的按压槽;所述按压槽与第三滑槽之间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将按压槽与第三滑槽之间导通;所述按压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按压杆(34);所述按压杆(34)通过第一通槽延伸至第三滑槽内设计;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挤压块(35);所述挤压块(35)靠近测试槽(3)一侧固连有复数设计的测试探针(36);所述测试盒(1)远离第一空腔(4)一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通过导线与测试探针(36)之间电连接、负极接线柱通过导线与伸缩触板(33)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35)靠近测试槽(3)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固连有测试探针(36);所述伸缩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护套管(37);所述护套管(37)用于对测试探针(36)起到保护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第一空腔(4)一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凸齿(51);所述凸齿(51)靠近密封盖(2)一侧圆弧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壳体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1)上表面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与第二滑槽相互导通;所述控制槽内转动连接有控制阀(52);所述控制阀(52)延伸至第二滑槽内;所述控制阀(52)延伸至第二滑槽内一端固连有凸轮(53);所述控制阀(52)延伸至第二滑槽内一端位于定位板(5)远离限位板(32)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3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入式给药引流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冒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