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4615.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群儒;刘泽健;吴天文;王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需求 调节 资源 聚合 参与 响应 系统 架构 方法 | ||
1.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中心平台、聚合商平台、用户终端平台,其中,
所述的聚合中心平台由电网经营企业负责运营,实现所述电网经营企业所经营电网的全部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分类聚合管理;所述聚合中心平台向上对接电力调度中心、电力交易中心,接受来自电力调度中心的需求响应调节需求以及电力交易中心的需求响应价格信号,向下对接聚合商平台或用户终端平台,作为聚合商或用户终端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通道;
所述的聚合商平台由聚合商负责运营,实现聚合商的所有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分类聚合管理,所述聚合商平台包括工商业企业负荷聚合商平台、分布式储能聚合商平台、分布式充电站聚合商平台、分布式微能源站聚合商平台,所述聚合商平台向上接入聚合中心平台,实现响应应邀、申报、执行、结算,向下对接用户终端平台,统筹所接入的用户终端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与需求响应;
所述的用户终端平台由终端用户负责运营,实现用户终端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管理,所述用户终端平台包括工商业企业终端平台、分布式储能终端平台、分布式充电站终端平台、分布式微能源站终端平台,所述用户终端平台向上接入聚合商平台或直接接入聚合中心平台,调动自身所拥有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与需求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包括工商业企业可调节负荷、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充电站、微能源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调度中心负责制定不同时间尺度响应品种对应的具体调节需求,电力交易中心负责对不同时间尺度响应品种进行定价,电力调度中心与电力交易中心向聚合中心平台定向发布调节需求与价格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时间尺度响应品种根据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调节性能进行设计,包括日前小时级响应、日前分钟级响应、日前秒级响应、日前毫秒级响应、日内小时级响应、日内分钟级响应、日内秒级响应、日内毫秒级响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中心平台包括信息发布与应邀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聚合管理、运行监控、响应管理、结算管理、系统管理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商平台包括:申报与应邀管理、信息发布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聚合管理、运行监控、响应管理、结算管理、系统管理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终端平台包括申报与应邀管理、合同管理、运行监控、响应管理、结算管理、系统管理功能。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参与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进行电力需求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力调度中心与电力交易中心制定多时间尺度电力需求响应调节需求及价格信号,并定向下发给聚合中心平台;
步骤2:聚合中心平台接收到步骤1所述的调节需求及价格信号后,向接入聚合中心平台的聚合商平台以及用户终端平台发布调节需求、价格信号及邀约信号;
步骤3:聚合商平台及用户终端平台接收到聚合中心平台所发布的调节需求、价格信号及邀约信号后,评估自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响应能力,选择适合的响应品种进行申报、应邀,并与聚合中心平台就每次响应申报、应邀签署协议进行约定;
步骤4:聚合商平台及用户终端平台根据应邀申报情况,提前制定响应控制执行方案,并在响应时间段内,按照应邀约定调控资源完成响应;
步骤5:聚合中心平台在响应完成后,根据计量监测数据对聚合商平台及用户终端平台的响应结果进行认定、评估、核算,并结合事先制定的价格信号和结算规则予以结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6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水位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腿脚不便人士用智能候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