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5257.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束文强;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F03G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交车 惯性 发电 扶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包括:扶手主体、支撑横杆、连杆、传动机构、滚轴、磁感线圈和永磁铁;扶手主体的上端铰接在支撑横杆上,且能够沿着支撑横杆所在竖直面转动;至少两块永磁铁平行设置,两块永磁铁之间水平设置有滚轴,滚轴的端部固定有磁感线圈,磁感线圈能够在两块永磁铁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磁感线圈连接有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导线进入到公交车的发电系统中;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扶手主体的中部,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滚轴相连,以驱动滚轴沿着自身的中心轴方向转动。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扶手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提供支撑作用,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扶手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公共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由于公交车的功能性,其必然会装载大量的乘客,而车内座位有限,所以肯定会有很多乘客需要站着,因此车内会设置大量的扶手供乘客使用。
但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扶手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提供支撑作用,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机械与电磁效应相结合,不仅可以为乘客提供支撑保护作用,还能将扶手上收到的惯性力等作用力转换成电能,进入到公交车的电力系统中,为公交车提供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扶手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提供支撑作用,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机械与电磁效应相结合,不仅可以为乘客提供支撑保护作用,还能将扶手上收到的惯性力等作用力转换成电能,进入到公交车的电力系统中,为公交车提供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惯性发电扶手装置,所述惯性发电扶手装置包括:扶手主体、支撑横杆、连杆、传动机构、滚轴、磁感线圈和永磁铁;其中,
所述扶手主体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横杆上,且能够沿着所述支撑横杆所在竖直面转动;至少两块所述永磁铁平行设置,两块所述永磁铁之间水平设置有所述滚轴,所述滚轴的端部固定有所述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能够在两块所述永磁铁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述磁感线圈连接有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导线进入到公交车的发电系统中;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扶手主体的中部,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滚轴相连,以驱动所述滚轴沿着自身的中心轴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所述第三齿轮套接固定在所述滚轴的中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传动轴同轴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磁感线圈至少设置两组,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滚轴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磁感线圈与所述滚轴的端部之间为卡扣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扶手主体包括:把手和主体杆;
所述主体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横杆上,下端固接有所述把手。
优选地,所述主体杆为伸缩杆,能够沿着竖直方向伸缩。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包裹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惯性发电扶手装置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杆上,且所述连杆、所述传动机构、所述滚轴、所述磁感线圈和所述永磁铁都位于所述保护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5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