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58457.4 申请日: 2020-07-31
公开(公告)号: CN111732588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发明(设计)人: 谢永发;蔡琥;郑晶晶;喻雅俊;吴纪勇;余庆书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71/08 分类号: C07D471/08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袁红梅
地址: 330000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氮杂二环 壬烷 及其 衍生物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4‑(羟基甲基)奎宁环衍生物与氟化试剂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奎宁环的其中一个六元环发生重排得到七元环的氟取代产物,反应混合物再经过萃取、去除溶剂和浓缩,通过柱色谱分离或升华得到纯品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本发明通过4‑(羟基甲基)奎宁环衍生物与氟化试剂发生反应,一步合成得到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此方法是首次发现。此合成方法也很简单,合成步骤少,容易分离,并且能够实现目标产物的大量合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合成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氟化合物在药物、分子功能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氟利昂-11(CFCl3)和氟利昂-12(CF2Cl2)等含氟烷烃可以作为制冷剂或喷雾剂,聚四氟乙烯等可以作为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全氟羧酸由于氟原子很好的疏水性能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这些全氟取代的有机化合物,由于氟的引入,赋予了这些化合物很好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和耐高温性能等特点。氟取代的化合物还能够调节铁电材料的性质,氟取代化合物与其相应未被氟取代的化合物相比,不仅能够保持其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还能够让分子的排列在晶体不发生变化和保持晶体具有相变性质。然而,由于氟具有很大的电负性,使得分子的极化值增大;并且由于氟原子要比氢原子大,使得分子转动的能量增大(Hua, X.-N.; Liao, W.-Q.; Tang,Y.-Y.; Li, P. -F.; Shi,P.-P.; Zhao, D.; Xiong, R.-G. J. Am. Chem. Soc.,2018,140, 12296.);从而,氟取代能够提高铁电体的极化温度和饱和极化值((a)Frost, J. M.;Butler, K. T.; Brivio, F.; Hendon, C. H.; Van Schilfgaarde, M.; Walsh, A.Nano Lett.,2014, 14, 2584. (b) Reichbacher, K.; Suss, H. I.; Hulliger, J.Chem. Soc. Rev.,2005, 34, 22.)。

1-氮杂二环[3,2,2]壬烷是比奎宁环多一个碳的叔胺,它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关士友,陈晓军,赵震,王丽侠,赵春花,林芳芹,任大勇,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102584816 A),2012-07-18);它具有准球形的结构,也可能应用于分子铁电材料中(Zhang,H.-Y.; Tang, Y.-Y.; Shi,P.-P.; Xiong, R.-G. Acc. Chem. Res.,2019, 52, 1928)1-氮杂二环[3,2,2]壬烷合成已有文献和专利报道,但是该化合物的5-氟取代衍生物还没有文献和专利报道。鉴于氟取代化合物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简单、廉价原料合成氟取代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六元环一步构建七元环合成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方法简单,并能够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大量合成。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是以化合物(I)为原料,经过一步反应,实现了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II)的合成。具体步骤为:将4-(羟基甲基)奎宁环衍生物与氟化试剂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奎宁环的其中一个六元环发生重排得到七元环的氟取代产物,反应混合物再经过萃取、去除溶剂和浓缩,通过柱色谱分离或升华得到纯品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合成路线为:

本发明所述5-氟-1-氮杂二环[3,2,2]壬烷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