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泡茶方法、装置及其运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8624.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安企业管理咨询(上海)中心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50;A47J31/52;A47J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泡茶 方法 装置 及其 运用 | ||
一种低温泡茶方法,对茶叶和水的混合物施加微波作用使得水分子快速震荡和摩擦以促进茶叶中茶饮成分的析出,采用冷却措施降低提取温度以满足快速冲泡和低温冲泡的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所述方法的低温泡茶装置,包括用于盛放茶叶和水的混合物的容器、微波发生装置以及用于降低茶叶和水的混合物的提取温度的冷却装置:以满足快速冲泡和低温冲泡的要求。本发明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有效提取茶叶营养物质,与此同时,通过冷却装置移除了微波和超声波热效应,提取温度就可以同时满足快速冲泡和低温冲泡的要求。本发明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根据不同茶叶种类、茶汤浓度、茶汤风味编制自动提取程序,可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技术领域,涉及低温泡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一,茶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果胶和叶绿素等营养物质,也含有茶碱、可可碱和茶皂素等苦味物质。传统的饮茶方法是用高温(70℃-100℃)短时间冲泡以提取茶叶中有益成份后饮用茶汤。高温冲泡的茶汤苦涩味较为明显。近年来,人们发现低温(50℃以下至0℃)长时间泡出的茶汤因为茶叶中不同组分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不同,其中析出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与高温冲泡茶汤中营养物质不同,绿素未被高温影响和挥发性香气组分(VFC)挥发较慢,且茶碱等苦味物质析出较少,如:对茶叶风味影响较大的茶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在80℃以上几乎任意溶解、25℃时为8.77克/升,在15℃时仅为4.4克/升;所以冷泡茶口感更为香甜与醇。不足之处在于低温泡茶往往需要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典型的低温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进装有冷水的容器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室(5℃左右),静置8-16小时后取出饮用。目前低温泡茶方法费时长,人们不能在需要饮用时马上获得爽口的冷泡茶。另一方面,长时间泡茶过程中可能因茶汤和茶叶中细菌增殖造成茶叶和茶汤变质。
现有泡茶装置均为高温快速泡茶设备,如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111202432A的专利文件记载的一提供水温准确且自动化控制的泡茶机;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 102342750A的专利文件记载的一种即热式泡茶机,解决了泡茶机煮水时间长的问题;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 202775882 U的专利文件记载的一种提高泡茶自动化程度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111053445A的专利文件记载的一种一体化自动沏茶装置,提供了能够自动完成茶道流程、废液回收与精准控茶。申请公布号为CN108850312A的专利文件记载的一种茶叶微波超声波提取装置,利用微波和超声波技术提取茶叶有效成分,但不控制因微波和超声波热效应产生的高温。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03131 A的专利文件记载的茶叶超声波联合动态逆流提取方法与设备,利用微波和超声波提取茶叶成分,并通过调节微波和超声波功率避免提取温度超过55℃,但不能将提取温度降低到冷泡茶所需温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主要是提高了泡茶或茶叶有效成份提取效率,客观上需要研发新的泡茶技术来实现在低温下快速提取茶叶中营养物质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低温泡茶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泡茶时间长的问题。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泡茶方法,对茶叶和水的混合物施加微波作用使得水分子快速震荡和摩擦;微波热效应会快速提高茶叶和茶汤温度,但采用冷却措施同时降低提取温度就可以同时满足快速冲泡和低温冲泡的要求。
进一步,微波提取前或微波提取同时对茶叶和水的混合物施加超声波作用以加速水分子运动、产生空化效应和均化茶叶和茶汤混合物可以提高茶叶提取效率。
不使用微波,仅使用超声波和降温提取需要较长时间15分钟-25分钟完成提取。
所述的低温泡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茶叶碎片和水在容器内搅拌混合均匀;
5、在所述容器外侧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对茶叶和水的混合物施加超声波,根据需要控制超声波输出功率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安企业管理咨询(上海)中心,未经知安企业管理咨询(上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监狱管理的劳动计量生产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芯除气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