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9292.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陈绪飞;丁纪龙;王丁;徐艳林;刘玉峰;孔德鲁;李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齐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力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汽车轮胎 耐久 性能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胎圈耐久性评价技术领域,通过对目前主流的胎圈耐久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以最大程度模拟实际的轮胎使用中胎圈部位强度的消耗情况,从而提高试验反应的胎圈耐久性能的真实性:轮胎装配前打磨胎面,胎面打磨至轮胎花纹沟底,将打磨后试验轮胎安装在符合规定的测量轮辋上,充以1100kPa试验气压,充气后试验轮胎在38℃±3℃的环境温度下,停放不少于3h;进行试验:试验程序共设置2段,第1阶段持续时间2h,压力设置为为标准负荷压力;第2阶段运行至轮胎损坏,压力设置为200%标准负荷压力;试验过程中速度保持50km/h不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圈耐久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等组成。肩空是轮胎鼓包的一种,主要在轮胎侧面;载重系列轮胎在超载的情况下轮胎表面接触地面面积加大,胎肩磨损加快,胎体温度高,产生的集热不能及时散发,形成胎肩集热,引起脱空。
目前行业内部胎圈耐久性能试验主流使用的试验方法为:保留轮胎胎面,试验速度30km/h,试验气压为标准充气压力。发明人发现,因胎面未进行去除,使用该试验方法实际测试中容易在胎圈部位完好时出现肩空等缺陷,且试验气压及速度均远小于市面上实际装车使用时的情况,从而达不到反映真实胎圈耐久性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对目前主流的胎圈耐久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以最大程度模拟实际的轮胎使用中胎圈部位强度的消耗情况,从而提高试验反应的胎圈耐久性能的真实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轮胎装配前打磨胎面,胎面打磨至轮胎花纹沟底,打磨精度要求预留花纹深度0~1mm;
将打磨后试验轮胎安装在符合规定的测量轮辋上,充以1100kPa试验气压,充气后试验轮胎在38℃±3℃的环境温度下,停放不少于3h;
进行试验:试验程序共设置2段,第1阶段持续时间2h,压力设置为为标准负荷压力;第2阶段运行至轮胎损坏,压力设置为200%标准负荷压力;试验过程中速度保持50km/h不变。
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要求试验前打磨胎面至花纹沟底,防止试验中提前出现轮胎肩部损坏;
试验气压、速度条件等试验环境更接近市面上载重汽车轮胎的实际使用环境,胎圈的试验性能与实际使用时反映的性能匹配度更高,且避免了试验中提前出现非胎圈部位的破坏,提高试验成功率,从而降低总体的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胎面打磨前的轮胎胎面示意图;
图2为胎面打磨后的轮胎胎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齐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力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齐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力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