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牙位种植的精准取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0042.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原福松;刘云松;梁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9/00;B29C64/10;B29C64/393;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牙位 种植 精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多牙位种植的精准取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若干种植印模杆(100),种植印模杆(100)的数量与待种植牙位数量相对应,将种植印模杆(100)的一端通过螺丝安装于口腔内的种植体;
2)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每个种植印模杆(100)的三维点云数据及种植印模杆(100)周围口腔组织的三维点云数据;
3)利用与口内扫描仪配套的软件,对步骤2)中获得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编辑建模,得到一个与口腔内的牙弓形状相对应的弧形三维固定块模型,三维固定块模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孔(11),三维固定块模型通过固定孔(11)套设于若干所述种植印模杆(100)的长度方向中段,形成对口腔内若干所述种植印模杆(100)的固定;
4)利用与口内扫描仪配套的软件,对步骤2)中获得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编辑建模,得到一个弧形三维托盘模型,所述三维托盘模型包括一弧形托块(21),所述托块(21)表面沿托块厚度方向设置有一与三维固定块模型形状相对应的托槽(22),所述托槽(22)的截面形状为U型或凹型,所述托槽(22)的底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固定孔(11)相对应的固定插孔(23),所述托槽(22)的两侧壁之间间距大于三维固定块模型的厚度;
5)将步骤3)获得的三维固定块模型通过3D打印得到固定块(1),将步骤4)获得的三维托盘模型通过3D打印得到托盘(2);
6)将所述固定块(1)通过固定孔(11)套设于种植印模杆(100),形成对种植印模杆(100)的固定,在托盘(2)的托槽(22)内注入印模材料,将托盘(2)通过托槽(22)包覆于固定块(1),种植印模杆(100)远离种植体一端插设于固定插孔(23),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先将螺丝从种植体上拧下,然后将种植印模杆(100)、固定块(1)以及托盘(2)整体取下,完成取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牙位种植的精准取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固定块模型包括内固定印模和外固定印模,内固定印模通过3D打印形成内固定块(12),外固定印模通过3D打印形成外固定块(13);
所述内固定印模的形状与口腔的内牙弓形状相对应的弧形,所述内固定印模位于若干所述种植印模杆(100)内侧,所述内固定印模朝向种植印模杆(100)一面间隔设置有与种植印模杆(100)外壁相对应的内凹弧(14),所述内固定印模朝向种植印模杆(100)一面间隔凸设有若干固定栓(15),固定栓(15)与内凹弧(14)间隔排布;
所述外固定印模的形状与口腔内的牙弓形状相对应的弧形,所述内固定印模位于若干所述种植印模杆(100)外侧,所述外固定印模朝向种植印模杆(100)一面间隔设置有与种植印模杆外壁相对应的外凹弧(16),所述外固定印模朝向种植印模杆(100)一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栓道(17),固定栓道(17)与外凹弧(16)间隔排布;
内固定印模与外固定印模对接,形成所述三维固定块模型;内凹弧(14)与外凹弧(16)对接形成包覆、套设于种植印模杆(100)外壁的固定孔(11);
固定栓(15)插设于固定栓道(17),形成对内固定印模与外固定印模对接的导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牙位种植的精准取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印模朝向三维托盘模型一端端面沿内固定印模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栓道(18);
和/或,所述外固定印模朝向三维托盘模型一端端面沿外固定印模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栓道(18);
所述三维托盘模型的托槽(22)的内底面间隔凸设有与导向栓道相配合的导向栓体(24);
三维托盘模型包覆于三维固定块模型,导向栓体(24)插入导向栓道(18),形成三维托盘模型与三维固定块模型之间的导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牙位种植的精准取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弧顶位置的所述三维托盘模型的托块(21)外壁上凸设有一手柄(25);
所述手柄(25)形状为板体,所述手柄(25)长度方向中段弯折;
所述托槽(22)的底面和托槽(22)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供印模材料溢散的溢散孔(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