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729.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涛;刘建宏;刘凯;赵志军;邵晓丹;苏逊卿;张睿国;杨超辉;侯学明;薛剑平;林明;高荣兴;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5B41/06;F24T10/1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耦合 燃气锅炉 供热 系统 | ||
1.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换热器(1)、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和调峰锅炉(3),地热换热器(1)的换热口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侧连接,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出热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出热管道均接于用户供热管道(15),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回流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回流管道均连接于用户回流管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热换热器(1)的出热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的进热口,地热换热器(1)的回流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的出口,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回流端地热换热器(1)的供水端连接管道之间设有共管(4),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回流端与共管(4)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5),共管(4)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的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三循环泵(11),调峰锅炉(3)回流管道上设有第四循环泵(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调峰锅炉(3)包括燃烧器(13)和换热器(14),换热器(14)通过热循环管道与用户供热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热换热器(1)采用同心套筒直井地埋管换热器或U型地埋管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同心套筒直井地埋管换热器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同心套筒直井地埋管换热器的出热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侧的进热口,同心套筒直井地埋管换热器的回流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侧的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出热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蒸发器侧的进热口,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回流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蒸发器侧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包括冷凝器(8)和蒸发器(7),蒸发器(7)的出热口与冷凝器(8)的进入口之间设有压缩机(17),蒸发器(7)的回流口与冷凝器(8)的出口之间设有节流装置(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上设有双双冷凝器热泵机组气候补偿器(9),调峰锅炉(3)上设有锅炉气候补偿器(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热换热器(1)的出热管道和回流管道上均设有用于实时监测各管道的流量以及温度情况的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7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