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3419.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邹雄伟;凌清;彭德运;彭文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18;G08C17/02;G01C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颜汉华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溯源 方法 | ||
1.一种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各监测点设置带水质监测功能的采样瓶;
步骤S2:在采样瓶内预设水质异常预警的触发条件;
步骤S3:根据各个监测点的水质异常情况确定污染源头区域;
若最上游的水质异常监测点为企业排污口,即可确定该企业为违规排污企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污染源头区域存在多条支线管、渠,则所述污染溯源管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排查污染源头区域内的可疑污染物,获得可疑企业名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取得污染源头区域内所有排污企业的名单;
步骤S42:根据排污企业名单获得污染源头区域所涉及的特征污染物;
步骤S43:根据最上游水质异常监测点的水质变化情况或规律查找出相应的成因污染物;
步骤S44:将成因污染物与特征污染物进行比对得到可疑污染物;
步骤S45:根据可疑污染物获取污染源头区域内排放该可疑污染物的企业名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还在采样瓶内预设有自动采样的触发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取水质异常监测点的采样瓶进行检测,进一步缩小可疑企业范围或确定违规排污企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水质异常预警的触发条件为:当带水质监测功能的采样瓶监测到相关水质参数指标的数值变化率大于第一阈值时,采样瓶将水质数据发送至远程管理平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自动采样的触发条件为:
当带水质监测功能的采样瓶监测到相关水质参数指标的数值大于第二阈值时,采样瓶进行自动采样并将采样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或者,当采样瓶检测到监测点的水位超过预设水位阈值时,采样瓶进行自动采样并将采样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或者,当远程管理平台下达采样指示时,采样瓶根据接收的采样指令进行自动采样并将采样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将同种水质指标出现相同趋势变化且存在连续不间断下上游关系的异常监测点识别出来,位于最上游的水质异常监测点所辖集水区域即为污染源头区域,若最上游的水质异常监测点为企业排污口,则该企业即为违规排污企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水质监测功能的采样瓶包括控制模块(11)、多个环境感知传感器(12)、无线通讯模块(16),所述多个环境感知传感器(12)用于检测周围水环境的相关参数指标数据,所述控制模块(11)内存储有第一阈值,所述控制模块(11)用于在环境感知传感器(12)检测到相关水质参数指标数据的数值变化率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无线通讯模块(16)将水质数据发送至远程管理平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染溯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感知传感器(12)包括水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流量传感器、pH传感器、ORP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悬浮物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4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管网动态采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