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螺旋构象稳定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378.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方葛敏;武梦;周兆才;汤扬;陈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36 | 分类号: | C07K1/36;C07K1/30;C07K1/20;C07K1/107;C07K1/06;C07K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螺旋 构象 稳定 方法 | ||
1.一种多肽螺旋构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化学键将多肽N末端氨基与N端第4、5、8或12位侧链巯基之间进行共价交联,以使多肽获得稳定的螺旋构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一个特定序列的线性多肽,将位于多肽的N端第4、5、8或12位的氨基酸突变为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并通过标准的Fmoc固相合成进行线性肽的拼接;
步骤2:完成N末端最后一个氨基酸拼接后,脱除N末端Fmoc基团,随后在缩合剂的存在下,采用封闭剂封闭多肽的N末端氨基;
步骤3:通过三氟乙酸切割液将多肽从树脂上进行解离,乙醚沉淀,获得线性多肽前体;
步骤4:共价交联
4a、对于N端第4、5或8位的氨基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的序列,将线性多肽前体溶解在DMF/H2O的混合溶剂中,外加双(溴甲基)苯试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将多肽的N末端巯基与N端第4、5或8位的半胱氨酸共价交联,最后利用反相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分离;
4b、对于N端第12位的氨基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的序列,线性多肽前体首先在DMF/H2O的混合溶剂中与1,6-己二硫醇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接下来溶解在乙酸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并在AgOAc的作用下,脱去N端第12位半胱氨酸的侧链Acm保护基团;最后在DMF/H2O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双(溴甲基)苯试剂或者双(溴甲基)联苯完成N末端巯基与N端第12位半胱氨酸的共价交联,并通过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封闭剂包括3-(三苯甲硫基)丙酸、2-(三苯甲硫基)乙酸、4-(三苯甲硫基)丁酸、2-(三苯甲硫基)异丁酸、3-(三苯甲硫基)异丁酸、6-(三苯甲硫基)己酸、8-(三苯甲硫基)辛酸、11-(三苯甲硫基)十一烷酸、12-(三苯甲硫基)十二酸、16-(三苯甲硫基)十六酸、3-(三苯甲硫基)苯甲酸、4-(三苯甲硫基)苯甲酸、4-(三苯甲硫基)苯基乙酸、4-(三苯甲硫基)氢化肉桂酸、2-(三苯甲硫基)烟酸或丙烯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N端第4、5、8位的氨基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的序列,N末端氨基采用3-(三苯甲硫基)丙酸、2-(三苯甲硫基)乙酸、4-(三苯甲硫基)丁酸、2-(三苯甲硫基)异丁酸、3-(三苯甲硫基)异丁酸、6-(三苯甲硫基)己酸、8-(三苯甲硫基)辛酸、11-(三苯甲硫基)十一烷酸、12-(三苯甲硫基)十二酸、16-(三苯甲硫基)十六酸、3-(三苯甲硫基)苯甲酸、4-(三苯甲硫基)苯甲酸、4-(三苯甲硫基)苯基乙酸、4-(三苯甲硫基)氢化肉桂酸或2-(三苯甲硫基)烟酸)进行封闭;对于N端第12位的氨基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的序列,N末端氨基采用丙烯酸进行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a中,所述弱碱性条件是指pH=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a中,反相液相色谱纯化分离的条件为:流动相为A:90%水+10%乙腈+0.1%TFA,B:90%乙腈+10%水+0.1%TFA,V/V;流速3mL/min,方法:2→2→90→90→90B%,Time/min:0→2→30→35→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b中,液相色谱纯化分离的条件为:流动相为A:90%水+10%乙腈+0.1%TFA,B:90%乙腈+10%水+0.1%TFA,V/V;流速3mL/min,方法:2→2→90→90→90B%,Time/min:0→2→30→35→4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方法获得的多肽,在N末端氨基与N端第4、5、8或12位的侧链巯基之间通过如下结构的连接臂实现共价交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3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