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567.3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刘玮;陈勇;耿龙伟;林鑫焱;王辉;徐忠华;万益东;经成;程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15/20;H02J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赖俊平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能量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其可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对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进行能量回收并进行存储,在汽车起步或爬坡等需要车轮输出较大扭矩时使用存储的电能,实现能量回收及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提高了实用性;包括蓄电池、汽车制动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发电制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超级电容和逆变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电机输出端与驱动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算法控制再生控制器中的双向DC/DC变换器,再生制动器与超级电容电连接,再生控制器接与电机电连接,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将超级电容中的能量升压,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汽车制动系统与汽车电脑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动力电池为能源系统,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它和传统汽车的主要区别在于驱动电机、调速控制器、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四大部件。一般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功率和性能决定了电动汽车时速和启动速度的快慢,而动力电池的容量则决定了电动汽车能够跑多远,也就是其续航里程的长短。
电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为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一种能够将汽车制动时所产生的制动热能转换成电能,并可以将转化后的电能储存到车载电池组中,在使用的时候能迅速将其释放的系统。传统的液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液压泵马达、液压蓄能器、减速箱、驱动桥、离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系统通过液压泵马达将汽车的动能转换成液压能并将液压能存储在液压蓄能器中,当汽车再次起动、加速或爬坡时,系统又通过液压泵马达将液压蓄能器中的液压势能转化为车辆动能用来辅助发动机满足驱动汽车所要求的峰值功率,其结构复杂,维护维修不方便,能量回收效率低且能量利用率低,导致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欠佳,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对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进行能量回收并进行存储,在汽车起步或爬坡等需要车轮输出较大扭矩时使用存储的电能,实现能量回收及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提高了实用性的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蓄电池、汽车制动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发电制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超级电容和逆变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电机输出端与驱动系统连接,蓄电池通过再生控制系统与电机连接,电机的电控单元与逆变器电连接,再生制动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算法控制再生控制器中的双向DC/DC变换器,再生制动器与超级电容电连接,再生控制器接与电机电连接,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将超级电容中的能量升压,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汽车制动系统与汽车电脑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再生制动系统中部设置有再生制动单元,再生制动单元通过低通滤波器与汽车电脑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和差速器,电机输出端与变速器输入端连接,变速器输出端与差速器输入端连接,差速器安装在车桥上,车桥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每组车轮内侧均设置有刹车盘,刹车盘与刹车系统连接,刹车盘与再生制动系统电连接,电机控制系统与汽车电脑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制动系统与再生制动系统电连接,再生制动系统与超级电容电连接,再生制动系统与汽车电脑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液压调节器与液压传感器连接,连接线上设置有分配阀,分配阀与制动控制连接,制动控制与液压传感器电连接,ABS控制系统与制动控制电连接,电机控制器与制动控制连接,电机控制与再生制动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